生平和教育活动

生平和教育活动

赞科夫(Л·В·Занков,1901-1977),前苏联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教育科学博士、前苏联科学院正式院士。1917年,以革命前文法中学学生的身份在农村教书,后来在农业儿童营任教养员及主任。20年代中期,考入莫斯科大学学习心理学,在校期间就在维果茨基指导下开始从事科研活动。大学毕业至二次大战以前,曾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教育人民委员部工作,并一直从事普通心理学和障碍儿童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障碍儿童学研究所所长。在二次大战期间,专门从事脑伤战士恢复语言能力的研究。此外,赞科夫一直没有中断有关记忆、教学论、教学法等问题的研究,把一生的精力主要投入于教学论的研究,研究中主要应用心理学方法和实验方法。1952年,他建立了教学论实验室,集中从事“教师语言与直观手段相结合”研究,并陆续发表三本著作。这期间,他又参加了凯洛夫主编《教育学》(1956)的编写工作,是其三名副主编之一。后来,他深刻感触到“时代的变迁”之后,立志建立一种新的教育体系。1957年到1977年的20年期间,他以毕生精力领导实验室(后改名为“学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进行了小学教学的实验研究,并建立了新实验教学论体系。他和他领导的实验室先后发表了150种著作。

他的主要著作有:《论小学教学》、(1963年)、《和教师的谈话》(1975年)、《教学与发展》(1975年)《论教学的教学论原理》(1962年)、《小学教学新体系的实验》(1964年)、《我们的意见分歧》(1966年)、《小学教学的实验体系》(1966年)等。《论小学教学》是1957—1961期间的一个新教学体系实验班的实验研究工作的总结;《教学与发展》是整个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和教师的谈话》(通俗地解释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论与生活》等书,被誉为“广大苏联教师的必读书”。他的一些书被翻译介绍到美、日、德等13个国家。前苏联教育界对赞科夫的研究多次进行过讨论,并发生过争议,但是前苏联科学院集体编的《现阶段的苏联学校》(1977年)中肯定赞科夫和他领导的实验室“对小学的教学问题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实验研究,对1964—1974年的教学改革(这时小学四年制改为三年制)也做出了贡献。

赞科夫是敢于向传统教育挑战、大胆创立新实验教学论体系的教育革新家。他的实验研究很好地体现了新时代的特征,因而他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和“结构主义课程论”和“范例教学法”一起,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