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策略体现多元性
赞可夫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单调死板、千篇一律的弊端极为不满。他认为,这些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无法触动他们的思维,不仅会扼杀教师的创造性,也是造成教学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按照赞可夫的意见教学策略应是灵活多元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就是在同一类型、同一节课中,也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和学生情绪的转换,随机应变地更换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在高昂的情绪和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但赞可夫又认为,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策略,都必须着重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深刻广泛的知识背景,开辟心智训练的广阔天地,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在掌握知识和一般发展方面不断增长的需要,加快学生一般发展的进程。赞可夫从教学最优发展原理出发,提出了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进行教学,加强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五条教学策略原则。赞可夫提出的这些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原则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可持续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发展观。它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对于教育和人的可持续发展,196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在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将教育“作为人的持续协调发展”的条件。全面、和谐、优化的教育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才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虽然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但是他的许多理论观点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是合拍的,如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对个体潜能的开发和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主张系统基础知识传授和技能、技巧训练的综合;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等等。我们不难看出,赞可夫的这些教学要求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后动力。赞可夫说:“我们迫切需要弄清楚,在什么样的教学论体系下,才能在学生的发展上达到最优效果。”素质教育就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它也是使“学生的发展上达到最优效果”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