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念体现创新性

(一)发展观念体现创新性

发展观念的超前是赞可夫教学发展思想的重要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应性。赞可夫强调学校的教育改革必须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构思,学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他认为为了适应科技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为了探寻有效教育的途径,探寻实现途径的方法,就必须研究教学与发展。他在谈教学与时代精神问题时强调,“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此迅速,以致学校教育总是跟不上它的发展”,“使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方法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水平是绝对必要的”。他认为,苏联传统的小学教学体系已经“严重落后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只是修修补补,而不去触动小学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已经不行了”,“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创立一个适应社会“新的、包括小学各门学科的教学体系”,“这个新体系要比传统体系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二是整体性。在赞可夫教学理论提出之前的发展理论,一般只强调那些与认知过程直接相关的心理因素,即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及生理机制的成熟;而赞可夫提出了学生的整体发展的思想,这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赞可夫提出的一般发展既包括儿童的身体发展,也包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方面,既包括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包括情意领域等非自身的情意活动。而情意活动的某种状态,既可能促使智力活动积极展开,也可能阻抑积极的智力活动。他再三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他还指出,教学必须带动学生个性心理整体发展,整体的发展效果远远高于部分的单打一地发展效果。这些论述是赞可夫对当时教学论中存在的唯理智倾向性的突破。他不仅拓宽了发展的范畴,更重要的是更新了发展的观念。这种发展观是整体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