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科夫教学论思想的核心问题
赞科夫教学实验的中心课题是“教学与发展的相互关系”。他说:实验教学要“同时完成两种任务:既在掌握知识和技巧方面达到高质量,又在学生的发展上取得重大进步。”
在这里,赞科夫所说的“发展”这个概念的内在含义是些什么呢?赞科夫反复多次地阐释道:“我们在谈小学新教学体系的时候,主要着眼于它对学生一般发展的效果。”并且指出:“我们建立实验教学体系,目的是使学生有最适宜的一般发展。”他在《教学与发展》这部理论著作中则强调指出:“我们对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理解跟大多数人的理解不同——我们所谓的不只是智力发展,而是学生的一般发展。”可见,赞科夫所要求的“发展”,观点十分明确,是为使“儿童在一般发展上取得最大成效”并不仅仅指成效主要指儿童的智力发展。
这一点正是赞科夫教学论思想与传统教学思想分歧的实质所在,也是我们准确理解赞科夫教学论思想的关键所在。
至于什么是一般发展,赞科夫的解释是明确的。例如:
他在一九六四年的《小学教学新体系的实验》中说:“一般发展不同于特殊发展,它指的是学生个性的所有方面(包括道德感、观察力、思维、记忆、言语、意志)的进步。一般发展包括整个个性。”
后来,他在一九七〇年发表的《和教师的谈话》中更加明白地解释道:“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
到了一九七五年,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总结到自己的教学实验改革的欠缺时曾提到:一般发展“应当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而且对他的实验还未涉及到“身体发展的研究”而感到遗憾,说:“这一任务将有待于将来去完成。”紧接着他又说道:“我们所研究的教学与发展问题是有一定局限的:我们研究的是教学与儿童心理一般发展的关系。”
由上引述,我们可以看到赞科夫所说的一般发展,一方面是对特殊发展(即数学、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发展)而言;另一方面也区别于智力发展。它实际上包括着学生智力发展在内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赞科夫关于“一般发展”观点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向我们揭示了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正确的方向——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发展学生的智力放在一般发展的土壤上进行,不能单单强调智力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调动学生整个身心——包括智力、情感、意志、体力等各方面的力量,要把这个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赞科夫在一九七五年尖锐地指出:“教学著作局限于论述一些局部问题:讨论和建议采用个别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式和方法。心理学研究不探讨学生的一般发展及其跟教学结构的依从性的问题,而是局限于探讨智力的发展,更准确点说是探讨思维的发展。”(《教学与发展》第362页)他认为这种单打一的、孤立的“探讨智力的发展”,这只是一种“修修补补”的改革;跟他的教学实验改革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赞科夫认为,一定要对整个小学的“教学论和教学法体系”进行“根本的改革”。在这个根本改革的过程里,实验教学“迫切需要弄清楚,在怎样的一种教学结构中我们才能获得儿童一般发展的最大成就。应该根据事实来揭示教学结构同学生一般发展进程之间的真正的相互关系。”
经过长期实验,赞科夫积累了翔实可靠的大量事实材料,在揭示教学结构与学生一般发展之间有规律的联系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他认识到:教学的安排好比是“因”,学生的发展好比是“果”。他从教学与发展相互关系上这种“因果联系”出发,指出:“改造小学教学的重要的教育学途径之一,就是要大大提高教学和教育过程对学生一般发展的效果。”
那怎样去“大大提高”呢?赞科夫认为,应当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出:“只有重视学生发展任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技巧质量。”这是因为“在学生的发展上取得良好效果,是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深刻而牢固的知识的可靠基础。”
赞科夫把一般发展看作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可靠基础”的观点,这是一个创见,是一个发展。这个知识与发展关系上重在发展的原则,跟科技时代“知识爆炸”的发展形势具有明显的内在联系。赞科夫用他的全部实验证实了这个论点,即“在已经达到的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他在第一轮实验完成后又先后在几十个地区和一千二百多所学校进行了十多年时间的反复试验和检验,都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实验班学生在观察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均大大高于普通班,作为其必然的结果,实验班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同样大大高于普通班。这就是实际的证明。
同样,他对“差生”的对比实验研究的成果也显然支持了这个论点。他指出:“差生”首先是“差”在发展上的落后,所以要转变差生就得首先从促进他们的一般发展上下功夫。否则,只从帮助差生“补课”上去努力,是不能转变差生的落后状况的。
赞科夫揭露传统教学体系下“小学生发展进行得极其缓慢且无力”,原因之一是没有解决好“教学与发展”之间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果性关系。在传统体系下,要么把教学凌驾于发展之下,认为学生只要记住和背熟了教材知识就算达到了目的;要么把教学与发展等同起来,认为有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会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赞科夫实验教学体系下的“教学与发展相互关系”的模式中,他是既反对把教学凌驾于发展之上,也反对把教学与发展等同起来。他所主张的是着眼于使学生有“最理想的一般发展”下的教学与发展互相促进的模式。这一点正是赞科夫教学论思想的核心所在、实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