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系的反对者提出了哪些建议?

(四)新体系的反对者提出了哪些建议?

新体系的某些反对者建议把它的原则跟传统教学法的原则掺和起来。А·柳布林斯卡娅就是这种反对者之一。这位作者介绍了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学教研室从1962~1963学年起在一年级里进行实验的情况。

在该教研室所进行的实验中,采用了教育与发展实验室早已制定的并在1962~1963年发表的著作中所阐述的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快速学习教材的原则,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原则。

教育与发展实验室制定的小学教学新体系的原则跟传统的教学法是对立的。传统教学法的特点是把学习过程搞得太容易了,而新体系则要求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按照传统教学法的建议,相当有限的一点教材要拖延到四年才学完。而新体系则要求快速学习教材。

现行的小学教学首先和主要是以培养俄语和算术方面的技巧为目的的,理论知识所占的地位是微不足道的,而新体系则赋予理论知识以决定性的作用。А·柳布林斯卡娅给新体系的这些原则增添了一些其他原则:在大量练习的过程中来区分概念,建立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儿童的实践经验等原则。这些原则对旧的、传统的教学法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却丝毫不能体现新的小学教学体系的特征。

在把这些性质完全不同的原则和原理结合在一起时,А·柳布林斯卡娅把这种结合一会儿说成是“对列·符·赞科夫的原则的检验和准确化”,一会儿又说成是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教研室“自己走出来的道路”。大家知道,科学的使命是揭示真理。然而,由于А·柳布林斯卡娅发表了她的文章,以致把在这篇文章出现之前本来就很清楚的东西弄得模糊而混乱了。

А·柳布林斯卡娅发表的意见是对新体系的一种独特的反对。她完全没有根据地把新体系的原则跟旧教学法的原则混杂在一起,从而也就歪曲了新体系,阉割了它的本质。

叶希波夫、Н·罗日捷斯特温斯基、п·斯卡特金都否定了小学教学新体系。那么,他们自己是否提出某种比传统教学法更有效的体系了呢?没有!他们并没有提出任何东西来取代传统的教学法。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上述作者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维持传统教学法不变。

Н·罗日捷斯特温斯基是我们反对者之一,他在《关于小学语法课程》《初等学校》杂志,1965年,第7期和第8期)这篇文章里很明确地说出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该作者建议对现行教学大纲作一些非常谨慎的补充:给支配联系以一定地位(但罗日捷斯特温斯基马上又明确地表示,这个术语是不需要的);让学生了解一些通过从属连接则也可以结合起来的句子;恢复原来曾列入过小学教学大纲中的《数词》这个课题。Н·罗日捷斯特温斯基还专门强调指出:“把有关词干和词根的概念教给学生是不适宜的,因为小学生常常会把词干和词根混同起来。”(第7期,第67页)。但是,这不过是Н·罗日捷斯特温斯基不想去寻找能够帮助学生区分词干和词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罢了。事实上,正如我们的实验所表明的那样,在妥善安排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小学生是能够顺利地掌握上述两个概念的。掌握这些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区分词干和词根(就像区分其他细微的东西一样)是一种有效的、能使学生获得很大发展的材料。

在这篇文章中,对有关“从属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这些术语的问题,也列举了同样的理由。Н·罗日捷斯特温斯基认为,如果把这些术语列入大纲中去,那就会“把本来就不简单的事情搞得更加混乱了”。(第8期,第87页)这篇文章所提出来的许多论点都是没有任何理由的,而有的只是那些不断重复的话:“不应该学”,“不应该列入”,等等。

Н·罗日捷斯特温斯基不去为自己的意见提供论证,而是这样写道;“按现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实践证明,这种大纲所持的立场基本上是正确的。”(第8期,第89页)在这位作者看来,只需要巩固和加深现行的、使理论知识服从于形成技巧这一任务的原则就行了。Н·罗日捷斯特温斯基写道:“小学俄语课程可能提出的问题,就是要更大程度地增加语法课的实践方向性。”(第7期,第66页)

但是,我们在小学教学的整整两轮实验期间所获得的大量事实材料证明,用理论知识来丰富小学教学尤其是俄语课程,是完全正确的,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的论敌否定小学教学新体系,维护传统的教学法,但这样也就确认了新体系和传统的、旧的教学法之间的对立性。这倒不是个别工作者在观点上的简单的偶合,而是小学教学中的新与旧的尖锐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