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八个维度及其诠释
2025年11月13日
第二章 “留学生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八个维度及其诠释
课程思政内容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不同学科和专业,必须结合本学科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深入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确定课程思政的内容。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质量规范》),在第一部分“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来华留学生除了应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水平和语言能力外,还应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具备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来华留学生应当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本科层次来华留学生应当在本专业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多个国家的实际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备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初步能力。《质量规范》为来华留学生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划定了范围。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较为系统的汉语言知识及扎实的汉语言交际能力,具备从事汉语教学的能力及从事中国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汉语人才。结合教育部《质量规范》提出的留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来华留学生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应该涵盖以下八个维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