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思路与教学方法

(一)整体思路与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名著选读课程,是基础性理论课程,一般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形式比较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发挥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相互结合的作用。要想在实际教学中既有效传播文学基础知识又实现思政育人功能,需要更加讲求授课方法。

(1)情境教学。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如诗歌朗诵、音乐欣赏、视频观摩、分组讨论等方式,拉近学生与古人的距离,激发学生情感,在感同身受中去体会经典作品中蕴含的人文思想、深邃哲理,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教育,从而达到知识学习和价值认同的双重效果。

(2)画龙点睛。在联系思政元素时不要长篇大论,甚至完全脱离教材、教案讲述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这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课程思政终究不是思政课程,不能将专业课上成思想政治课,合理的做法是在授课过程中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带上一句两句,起到画龙点睛、润物无声的作用。

(3)结合现实。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思政元素的带入方式要接地气。比如适当使用流行语、网络语、俗语俚语等解释古人、古事和古文,映射思政元素时,列举一些社会热点、时政要闻、影视作品等,使学生愿听想听爱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散思维;在集体讨论环节,尽可能将所涉及的思政要点与学生的学业目标、职业规划、人生理想等关联起来,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的前提下,使思政教育的引导行之有效,帮助学生树立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