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操守的师德维度

六、教师职业操守的师德维度

教育部《指导纲要》将“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列为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重点,要求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是兼跨中国语言文学和教育学的特色交叉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汉语教学能力及中国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汉语人才。从事中文教学将成为不少本专业毕业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因此,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是留学生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在课程相关章节中有机融入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直接主体,教师的言传身教是课程思政最见成效的方式。课程思政反映了课程建设的核心从教学转向教育,教师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在塑造着学生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传授书本知识,还应该集“知、仁、勇”于一身,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教师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是留学生在中国接触最多的人群,不仅是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中国形象的展示者、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和价值观的引导者。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师德师风,都会给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识,更要具有较高的道德品格,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