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思路与教学方法
汉语教学实践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选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都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但是仅凭兴趣是不足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汉语教师的,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训练。他们虽然进行了一个学期教学原理的学习,对汉语教学理论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多数学生没有教学经历,如何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之下转换角色,以汉语教师的身份进入本课程的学习,是教学的难点。实际上,每一位学生在汉语学习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让这门课程可以从这类问题入手,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汲取营养,并就具体问题向任课教师请教,再观摩教学录像、思考教学方法、模仿并讨论,再经过任课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最终确立教学思路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本课程以“文化引导,理论支撑,问题入手”为教学理念,将思政和专业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从而做到有效学习。
典型教学方法包括:
(1)线上线下相结合,优势互补,让学生深刻体会科技发展带来的学习方式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线上教学成为现实,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满足了学生对学习时间的特殊需求,也很好地规避了特殊情况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同时对学生,也是未来的汉语教师提出了掌握线上教学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的要求。
(2)知行耦合,让学生的问题驱动课堂,强化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授课、观摩、讨论、设计教案、试讲等教学活动都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师可以提前准备隐含课程思政元素的一些问题,以达到在课程专业学习中实现塑造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3)重视师德教育,通过优秀教师的示范引导和有违师德现象的警示作用,潜移默化之中向学生灌输师德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加深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情感认同。
(4)学习小组推动学习进程,让课前、课堂、课后各环节的学习任务得以落实。成立4~5人的学习小组,各小组选出组长,组长负责分配学习任务,督促和组织小组成员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汇报小组学习进程,完成课堂试讲,并交流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