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法规的法治维度
2025年11月13日
七、中国法律法规的法治维度
教育部《指导纲要》中指出,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留学生的法治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不容忽视。2017年,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制定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第四章“校内管理”第二十五条明确:“高等学校应当对国际学生开展中国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国情校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帮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学习、生活环境。”[2]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质量规范》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在入学和日常教育中有计划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安全教育;应当及时向来华留学生提供安全信息,预防违法犯罪,防范不法侵害。[3]”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做强“留学中国”品牌,并在具体任务中提出要加强来华留学生法律法规教育。国内高校在对留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都会作签证、移民政策等相关法律规定的说明。但除了法学专业,留学生对中国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十分匮乏,因此应建立全面系统的留学生法治教育体系,将法治教育课程作为留学生必修科目,并设置相应学分。目前,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涉及中国法律法规的课程仅有“中国经济法”一门选修课,因此,应将法律法规教育作为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各类课程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导来华留学生遵守中国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增强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