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运用的材料和环节
本课程虽然是知识类课程,但知识的讲授和知识到能力转化的训练都离不开语言材料,为了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我们拟在教学语言材料的选择上进行设计。“把”字句在操作语体中是一个高频句式,春节期间中国有一系列年俗活动,我们将在导入阶段、练习阶段以中国春节的照片和视频为材料进行“把”字句的讲解和练习。具体语言材料和使用环节如下:
1.语言材料一:《春节年货》(李子柒)视频剪辑(3分钟左右)
运用环节和方法:在第一讲的导入环节,请学生观看3分钟左右的《春节年货》视频,教师针对视频中出现的福字、春联、窗花等提问,引导学生用“把”字句回答。在第二讲的“语法点运用环节”,请学生根据“把”字句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特点,介绍《春节年货》视频中李子柒怎么准备年货,要求至少用上3个“把”字句。
2.语言材料二:《通过文化潮流走向中国——越南汉学家陈氏水访谈》(节选,有改编)
运用环节和方法:本课程采取讲练结合模式,在讲解“把”字句语法形式特点之后,会安排学生进行组句或改错练习。本课程根据“把”字句的知识点,截取记者对越南汉学家陈氏水先生的访谈中部分“把”字句设计成语法练习,让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也接触到了关于中国文化的介绍。
3.练一练:请用“把”字句将括号中的词语连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1)我认为,科技手段和现代媒介为我们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机遇,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游戏、电影、绘本(中国文化 世界的各个角落 到 带 了 ),使中国形象变得更加可爱、可亲。这既提高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又能让更多人从不同侧面走近中国。
(2)我和身边的朋友都喜欢看李子柒的视频。视频中的中国风景、饮食和音乐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这些关于中国的画面(中国文化 世界舞台 推广 到 了)。
(3)北京798艺术区的青年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年轻的艺术家进驻到闲置的工厂,让旧物焕发出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空间,太有创意了!从产业和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这背后的经验非常值得越南借鉴,(越南的朋友们 我 798的案例 介绍 给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