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体育变革的主要内容
1、全社会加强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位置的认识。过去,人们由于受小生产意识的影响,思想素质差,小农意识强,人们对体育的价值认识评价也表现出落后意识。要使体育真正迅速发展,首先必须加强培养人们的现代体育意识,在大科学大生产的基础上,重新反思体育,认识体育。
2、树立体育运动的竞争观念。我们从体育运动概念中可以发现,它与其他的一些活动有区别,它的激烈的竞争性,是体育的鲜明特征。
体育的竞争性自古有之,我们纵观体育便可看到,但今天的国际竞争具有民族竞争的色彩,具有政治的内容、经济的因素,而且愈演愈烈。奥运会最能体现这一点,它竞赛规模日益扩大,竞赛项目增多,参加国家和地区广泛,竞技水平、竞争的剧烈程度均是历史空前的。这一方面反映体育国际化趋势,另一方面说明正是激烈的国际竞赛推动各国的体育加速发展。
以前,我们对体育的竞争性理解有误,力图用一种友谊、和谐平衡的道德情操去代替体育的竞争性,把体育变成一种娱乐性的表演健身活动,这样使体育失去了魅力和吸引力,失去了体育存在的真正价值动力。当然,体育为政治服务,并对促进人类和平进步很重要,但不能因此不强调体育的竞争性。试想,如果奥运会不讲竞争,只讲友谊和平,它还能那样震人心肺吗?所以体育的竞争性是体育的生命力之重要所在,失去了这一点,体育失去了耀眼的光彩。
竞技运动是公平的竞赛,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比赛中竞技双方的条件地位平等,这里没有特权,有的只是拚搏、竞争、勇往直前,什么中庸之道,论资排辈,讲人情,走后门等不正之风,无立足之地。
所以,我们要确定一种合理的强烈的体育竞争观念,不仅运动员、教练员应有这种竞争意识,领导和其它人员也应牢固树立这种竞争意识,利用各种手段方法进行竞争观念的训练培养,并自觉地运用到训练比赛中。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而竞争意识是经济领域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意识,把体育中的竞争有效地合理运用到经济中去,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建立体育的商品观念
体育是第三产业,它不仅产生社会效益,而且亦产生经济效益。体育的经济效益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的是指通过体育活动来取得收入,如表演收入,门票比赛收入。更多的是间接的经济利益,人民的健康提高,就能更多地产生经济效益。
世界上许多国家,体育商品化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体育的商品化也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体育的商品化不等于体育的职业化,我们的专业化与西方的职业化有原则区别。
体育与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体育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体育也是一种生产力,因为它能提高生产力的主体人的素质,人的健康素质是保证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另外体育与消费的关系是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在人民的总消费中比例也在逐步加大,仅以服装为例,据法国经济学家统计,法国家庭文化娱乐方面体育消费占9.5%,家庭服装费用中体育服装开支所占比例为5%。
我国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特别是传统旧观念的影响,对体育消费、商业服务观念的理解是不正确的,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体育消费是无实际价值意义的,宁可把钱吃喝、赌博,也不愿用在体育投资。认为只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才去搞体育,体育只是迎合人们的消遣,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在商品经济社会里激烈的竞争,需要有顽强毅力,健全的头脑和康健的身体做保证,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体育却能培养人们的这种毅力和身体,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要把体育与经济联系起来,树立体育商业服务观念,为人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做准备。
4、关于体育的价值观念
体育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体育运动进行评价时所持的社会价值观点。体育价值观是决定体育事业发展方向、规模、速度的重要因素,它表示体育事业的所有活动必须根据社会需要的性质和程度来决定,必须根据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文化等条件来决定。
在现阶段,体育价值观处在动荡变化时期,一种是以个体意志利益为核心的体育价值观,认为体育运动的目的在寻求个人的自由与欢乐,竞技活动是表达自由意志的方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故采取为实现个体的价值目标而不择手段,违背人道主义精神,使竞技活动成为另外一种特殊战争。
还有一种,以整个社会利益为核心的体育价值观,则认为体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手段,体育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文化活动,是传播社会和公共道德的工具,把体育作为造就全面发展的自由个人的手段,追求体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和在建设物质、精神文明中的价值,这是现代社会的进步的体育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