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运动的发展规律与趋势

二、竞技运动的发展规律与趋势

1.竞技运动的规律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有自己的规律。所谓规律,即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这里讨论的竞技运动规律,是竞技运动中具有一般适用性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在竞技运动中的具体运用,它是体育哲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把握竞技运动规律,是一项迫切的研究任务。根据我们现在的认识水平,可以把竞技运动规律概括为如下几条:

第一,竞技运动能力新陈代谢的发展规律

新陈代谢规律,既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又是社会生活的普遍规律,更是竞技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竞技运动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由个体和群体共同构成。它的新陈代谢,包括个体和群体两方面的新陈代谢。个体新陈代谢受阻,人的生命难以保存,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也即窒息,竞技运动能力就会丧失物质的载体。群体新陈代谢梗塞,整个运动队伍将导致断流,运动技术水平的连续性遭到极大破坏,整体竞技运动能力明显下降,对竞技运动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第24届奥运会,我国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认真遵循竞技运动能力的新陈代谢变化规律,及时实现运动队伍和技术的更新所致。这一规律要求,只有建立多级、多层次的运动训练体制,经常不断地进行运动队伍的更新,才能促使整体竞技运动能力的提高。

第二,竞技运动发展的社会需要规律

社会需要是竞技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力,决定着竞技运动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方向和趋势。社会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需要,有健身、娱乐、消遣方面的需要。有了客观的需要,就要要不断的去满足,推动了事物的发展。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按照社会需要提出的要求和社会可能满足的程度,进行竞技发展决策,制定竞技战略规划,才是科学的。如果脱离社会的需要,竞技运动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予定目标和取得成功的。

第三,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协调发展、共同增长的规律

体育的分化产生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分化是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的深入。三者的关系既是有区别的,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割裂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某一方面,忽视其它方面,突出发展某一领域,抑制其它领域,都会欲速则不达,不能求得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增长,是现代大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现代科学发展要求的大趋势。遵循这一规律,必须理顺关系,摆正位置,同步发展,共同提高。历史经验一再证明,群体为基础,竞技为前导,基础与前导都是客观的,不容颠倒,不容忽视。这一规律对于我国调整体育事业发展的布局,反思体育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运动员的运动负荷量与运动强度和密度相适应的规律

竞技运动的主体是人,人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运动员的运动负荷量与运动强度和密度相适应,是发展竞技运动,提高运动成绩的又一条普遍规律。这一规律要求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密度要科学化地协调发展。超越负荷量,运动主体就要破损,运动不能继续,人为的被淘汰。而负荷量不足,则出不了成绩,达不到目的,也枉费了人才。

人们认识规律,研究规律,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运动主体的主动作用,而不是充当规律的奴隶。体育科学是体育运动规律的理论概括和总结。给予运动主体以科学的武装,推进体育科学化的进程,实现规律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必将更加充分地发挥运动主体的主动作用,加速竞技运动的发展。

2.竞技运动发展的趋势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竞技运动提供了根本上的保证。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竞技运动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竞技运动不断增添新的活力。因此,现代竞技运动的迅速发展,已经呈现出显明的新趋势。

第一,竞技运动成绩日益提高。据统计,在46个可以精确计量的奥运会项目中,自1956年以来,平均每届奥运会有75%项目的成绩超过前一届。有16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具备空前规模的第24届奥运会,共打破或平各种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307次,其中破世界纪录33次,打破奥运会纪录227次。与此同时,一些技巧性竞技项目,难度也日趋加大。

第二,苏联、民主德国、美国三强主宰世界大赛的格局。以这三个国家共同参加的1968年、1972年和1976年三届奥运会为例,获得的金牌分别占总数的49%.53%、61%。1987年三国男女田径总分分别占全部田径总分的55%和62%。1988年第24届奥运会,仍然保持这种趋势。三国分别得夺55、37和36块金牌,共占本届奥运会实际颁布的241块金牌(有并列)总和的53.1%。银、铜牌也相当惊人。三国竞超过参赛157个国家的获奖总和。

第三,女子成绩增长速度超过男子。科学发现了女子运动的巨大潜力,使她们可以从事的运动项目日益增多,成绩迅速增长。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女子参赛15项,占总项数21%。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女子项目增至60项,占总项数27%。过去被视为女子禁区的运动项目,如马拉松、举重、撑竿跳等,女子不仅适合参加,而且创造了优异成绩。女子项目和成绩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男子是当前竞技运动发展的明显趋势之一。以田径世界纪录为例,女子1981年比1950年增长19.06%,而同期男子只增长11.31%。现在,许多项目对女子不是适合不适合问题,而是比男子更适合的问题。

第四,日益明显的“商业化”和“职业化”趋势。

竞技运动的商业化和职业化,在西方早已司空见惯,而在东方则长期被视为“资本主义”的怪物。现在,人们在对社会主义进行重新再认识的过程中,掀起巨大改革浪潮,从而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它。商业性否定了国家的大锅饭,业余制也在进行各种改革。许多国家的运动队和运动员为商业做广告,接受公司的赞助,领取各种名目的奖金和费用。运动员一旦出了显著成绩之后,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刺激了竞技运动的发展。苏联在改革中迈出了体育商品化、职业化的步子,开始接受外国公司的帮助,转让电视转播权,建立了第一个职业俱乐部——乌克兰“第聂伯尔”足球俱乐部。国际篮联已宣布,欢迎美国职业篮球队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篮球赛。国际奥委会也有向职业运动员实行开放政策的意向。国际体育商品化、职业化趋势在增长,更加强了世界体育的竞争,对于竞技运动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第五,使用兴奋剂日趋严重。金牌和金钱对运动员产生了惊人的吸引力,把他们引向牺牲自身健康,使用兴奋剂的非法手段,以骗取好成绩的道路。据美国奥委会官方材料透露,1984年该国奥运会选手非法使用兴奋剂者占3.8%。有人估计,美国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至少有一半以上使用兴奋剂。1988年第24届奥运会的最大丑闻是使用兴奋剂事件。共检查出11名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其中有6人被剥夺已经获得的奖牌。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举重队集体因兴奋剂问题而全部退出比赛。男子100米决赛,竞有两名获奖牌选手被查出服用兴奋剂。加拿大约翰逊事件,是奥运会历史上空前的悲剧,所创“9′79纪录”成为服用兴奋剂的历史见证。使用兴奋剂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反叛,对竞技运动的严重破坏,不予严格检查和处罚,竞技运动的健康发展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