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运动在体育中的前导地位
按照当前体育理论界普遍认识,广义体育概念中包括竞技运动、身体教育和身体锻炼活动等三大组成部分。其中竞技运动在体育中居于前导地位。对于这一点需要借助唯物辩证法和比较学的观点加以分析。
1.竞技运动与身体教育和身体锻炼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一般说来,身体教育和身体锻炼是竞技运动的基础,为竞技运动提供人才后备力量、基础训练、以及人的竞技运动观念、意识的准备。从现实实践上看,以身体教育和品格形成为宗旨、目标的学校中的体育,也可以办好高水平的竞技运动队。我们的体育改革也在作这方面的试验。但是,竞技运动对于人们的身体教育、身体锻炼起着前导的作用,可以带动、激励其发展。竞技运动中源源不断的退役人员,又“回流”到从事身体教育和身体锻炼的行列,成为群众中的骨干力量,加速其发展,促进其提高。
2.竞技运动又不同于身体教育和身体锻炼。竞技运动以提高运动成绩,在竞赛中取胜,夺得金牌为目的;而身体教育和身体锻炼则以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人们的健身、娱乐为目的。各自的手段也不同。竞技运动以高强度、周期性的科学训练及增加比赛次数的方式达到目的,而身体教育则以普及性的动作要求,低强度经常性的方式加以实现。它们有时也举行为数不多的比赛,是为了推动普及性的开展,不以创造纪录、夺取金牌为主要目标。
3.竞技运动是高层次的技能、技巧的创新,以人——机(物)的高度协调统一,时间、空间特性的巧妙结合为特征。而身体教育、身体锻炼则是低层次技能的重现,其协调性、时间性与空间性,都远不及竞技运动严格、恰好决定了它的普及性和群众性。
第四,竞技运动反映政治、经济、科技状况的功能程度高。体育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在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就其反映政治、经济、科技的功能程度而言,竞技运动占居首位。竞技运动比赛的胜败,与一个国家的国际政治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仅升国旗、奏国歌一项,就足以把一个国家的政治影响推向世界。竞技运动又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其优势需要雄厚的经济力量的支持,需要经济实力的保证。竞技运动也最能表现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科学化的训练,现代化的体育设施,都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在构成体育强国的多因素中,竞技运动水平是首要因素,重要标志。
总之,竞技运动在体育中是不能不占前导地位的,这是客观的、特定的,由它的性质、特点、功能等因素决定的。竞技运动的前导地位,也离不开身体教育和身体锻炼辅助地位的衬托,没有后者存在与发展,前导地位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正确认识竞技运动的前导地位,理顺体育中诸方面的关系,是制定体育战略,促进体育改革,发展体育事业,建设体育强国的不可缺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