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技术的特征
事物由于相互区别,各显出自己的特征。这里谈运动技术的特征不是讲具体技术的各自特点,而是从整体上、哲学上揭示它们的一般特点。
1.自身实践的个体操作性
运动技术是人们机体机能的表现,可以说是纯生理性的活动。它与生产技术的重要区别点在于:要靠运动者个体去完成。这是因为体育运动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统一于自身,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专门的身体训练的过程。技术的掌握要靠主体的努力,认真按技术的规格、操作的方法去训练,别人是无法代替的。运动技术的熟练程度,都浸透着主体的汗水。在运动技术史上,每一个创新的技术和取得的社会成果,都是与具体的个体操作者的名子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体育运动中,尤其是在体育竞赛中,操作者的个人作用与其它社会活动当中的个人作用相比更显突出。
2.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体育运动技术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是点与面的结合,节与环的统一。各项体育运动技术的组成,都有技术环节,即组成运动技术基本结构的各个部分。如急行跳远中的助跑、踏跳、腾空、落地,每一个部分都是技术环节。不同的运动项目环节的组成部分各有不同。如武术套路,自由体操项目中的组成环节多到几十个。技术环节中的各个部分具有明显区别,是非连续的。因为每个技术动作都要有时间的间隔,空间的范围。这样才能显示它的节奏。有的项目中,动作的间断性有明确的规格要求,如竞走比赛,人的身体不能腾空,否则要被判为犯规。体操中的吊环动作,十字悬垂的停顿就有时间的规定。点是线的组成部分,节是环的组成部分,构成完整的运动技术是一连串点、环、节的有机结合,所以运动技术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3.个体与集体的有机融合
运动技术的个体操作性,是指运动技术主体者进行活动的特征。个体与集体的有机融合,是指运动技术主体者之间相互关系。运动技术操作者的相互制约性,是由于运动项目的群体性决定的。有许多运动项目的技术,单个人无法完成,需要数个主体者紧密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技术的完成。如田径中的个人接力赛,交接棒的技术是要参与者密切的默契配合,才能完成。拔河运动需要更多人的协同作用。
个体与集体的统一和运动技术个体操作性并不相悖。因为集体技术的结合需要建立在个体技术的基础上,个体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集体技术的完成。某个环节受阻会破坏到整个技术的完成。
4.运动技术的审美性
健与美是体育美的特征,运动技术又能集中的表现了健与美。运动技术是通过人体的活动表现的,人的身体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体育的塑造更能展现出形体美。运动技术都要遵循人体的生理规律,按照技术的自然结构和规格去完成。协调的动作,有节奏的活动都会给人以力量感、速度感、和谐感。运动技术的形象性、可感性特别具体。例如现代的排球技术,不论是重炮扣杀、轻吊快投、背飞平拉,鱼跃救球都会显示出动作技术的自然美、艺术美。所以,观看一场精彩的比赛,都会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运动技术中隐蔽着体育运动的艺术魅力。运动技术的美既能使客体者所观赏,又能使主体者所体验。
5.人的体能与智能的统一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是人们对从事体育运动者看法的一种偏见。由于对体育运动不甚了解所述。体育运动是人的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活动。人在完成运动技术动作中,不纯是肢体的活动,而要大脑参与积极的思维。大脑指挥效应越高,技术动作的质量和成功率就会与之相适应。从事运动技术各种类型的人,既要消耗体力,又要消耗脑力。因此,从事各种运动技术的活动者,尤其是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人,要有强健的体格,又要有智力的结合。
随着科学的发展,竞技水平的提高,对科学水平、文化水平的要求越高,智能对体能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运动技术中体能与智能的有机结合情况,在世界上几个体育强国中解决的比较好。我国尚有差距,有待逐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