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思想家对人的发展问题的论述

一、历代思想家对人的发展问题的论述

什么是人的发展?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这是人类世世代代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思想家都根据自己的理想进行过研究。他们努力把自己所希望的下一代人描述得十分完美。古希腊学者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提出了未来稳定的、永恒的社会应由三种人构成,其中最重要的统治人才——哲学家,应是接受过最完善教育的人。他提出,要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在他草拟的培养统治人才的计划中,明确规定了角力、舞蹈、狩猎以及诗歌、音乐等内容。古希腊另一位伟大思想家亚里斯多德,也认为健康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要培养理想的幸福的人,应是既有发达的智力也有健美体格的人。

我国西周时代已用礼、射、御来促进人的发展。春秋时期的先贤孔子对此总结完善化发展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用来培养新人。但孔子把射、御看作低等的艺,绝不把擅长射、御的人看作高材生。这是对体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的表现。

十七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明确地提出了培养新人的体育、德育和智育“三育说”,但他培养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绅士。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福禄拜尔等人,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把人的发展问题看作是与社会无关的问题,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人性本身的需要,是人的内在素质的要求和人的本能的外露。卢梭还系统地提出了培养“不受现代文明腐蚀的、返回自然状态的、率真的自然人”的方案。后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唯物主义学者爱尔维修和狄德罗,在人的发展问题上虽然强调了环境因素对人的重要影响作用,但他们看不到环境诸因素中社会生产和经济因素的决定意义,甚至认为仅仅凭借理性和教育的力量就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痼疾,使人得到解放。这些都是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必然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困境。

十九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如法国的圣西门、付利叶和英国的欧文等人,代表了了当时“尚未成熟的无产阶级”的愿望,也曾努力研究过人的发展问题。有的甚至在自己的试验园地里把少年儿童的体育、智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进行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试验。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找到改变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正确途径,还寄希望于统治者的理性、良知和善心。其结局当然只有流于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