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方法的原则和特点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和方法都具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特点,而系统方法的原则与特点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讲,它的原则是整体性、有序结构性、层次性、功能优化性、环境及动态发展性等。所谓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或改造系统对象时,从整体出发,始终注意掌握和改造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人们对它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机的整体取代了被分割的部分,昔日认为是最基本的部分,今日来看,实际上是一个由各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事物系统的稳定联系都使系统呈现井然有序的结构。有序结构是一切系统所有的组织特征。系统的规律就体现在由系统的稳定联系所决定的系统有序结构之中。而系统方法的有序结构原则,即要求我们研究系统的有序结构时,注意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结构方式,以及这种结构方式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和影响,以把握系统的规律性。系统方法的层次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系统对象时,一定要遵循其层次原则,注意整体与层次以及层次之间的关系。任何系统均是有层次的。所谓层次,即系统内部由于整体与部分的无限对立所形成的一系列等级及其排列次序。层次与层次之间具有质的差异。最优化是系统方法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所谓最优化原则,就是从多种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出最优化的系统方案,使系统处于最优状态,达到最优效果。最优化是世界物质系统发展的一种趋势。物质系统发展的最优化趋势为系统方法的最优性原则提供了客观依据。环境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或改造系统对象时注意环境对系统、系统对环境的相互联系和一切可能的相互作用。其所以要注意两者的相互联系是因为绝对的孤立的系统不受其余部分的影响是不存在的。所谓环境一般是指系统整体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外界条件的总和。对其子系统来说,是指该系统整体的总和。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主要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三种方式。系统的有序程度和功能状态都是发展着的,都是处于动态之中的。而这种动态和发展的核心,又在于保持系统与环境相适应。所以,系统方法不仅结束了传统方法中机械的简单分界和简单相加的观点,而且结束了形而上学的静止的、孤立的、“被动反应的观点”,所以动态发展又是系统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
系统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呢?第一,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科学方法论,主张把各种因素、条件、情况、结果尽可能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和运用。第二,它主张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具有复杂层次的动态系统,是一个许多子系统有机构成的复杂系统,由于事物具有分割的无穷性,所以它甚至是一个由无限子系统、无限层次组成的系统系列。第三,它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一个系统化、组织化、有序化、分解化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再到无序的发展过程。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辨证法量变到质变原则。第四,它是一个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仅对事物的系统结构进行定性的研究,而且从事物系统联系的量的关系中实现定量化研究。现代系统方法可称之为以数学工具和电子技术手段为依托,实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