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的交流

二、体育文化的交流

文化就其本质来说便是“传播”,只有传播中才有文化的概念。因为我们知道,文化都是民族的,某一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应具备其民族特征,能体现民族的精神风貌。这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体育文化的交流首先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交往。

体育这个词,是西方经日本传到中国的。上世纪末随资本主义的入侵带来了西方文化,最初传来的西方体育便是体操术。学堂学子每天操练,一为身体,二为意志的培养。西方体育传入中国更重要的是在军事上,作为一种军事训练中的兵操,如太平天国革命期间,太平军的军操。(见《太平天国最早引进西方近代体育》,《体育文史》86年第2期)

法国比较文学的先驱者查斯勒说:“没有任何东西是孤立的,真正的孤立是死亡,”又说:“一切民族的行动和再行动是彼此影响的,相互联系的。一切没有和其他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人民,只不过是大网上的一个破眼而己”,西方文化的开放性和吸收性,使它天然地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密切相联,西方体育以体操术为先锋最先传入我国,不久奥林匹克竞技也为国人接受,尽管西方体育讲求理性化、科学化的规则,以物理量的速度、时间,高度等来衡量,以人体的自然力的较量,这种体育文化的价值观,有别于中国传统体育的技艺文化观,但文化的渗透性是不可阻的,国人还是在时间的历程中慢慢地接受了西方体育。现代西方体育在我国兴起,是以一种“文化冲击”的方式进行交流的,也就是说西方体育是随殖民主义入侵而被接受的。虽说是被动地接受,但中国文化的包融性还促进了体育文化的交流,如果中国不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并在自己的国土上培植了具有生命力的先进体育种子,那么,当代中国的体育也就不会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