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科研工作发展探索》简介
《博士后科研工作发展探索》这本书是由.王云鹏著创作的,《博士后科研工作发展探索》共有94章节
1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历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调研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的实践经验,结合...
2
前言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
3
目录
目 录 内容简介 前言 第一章 国内外博士后制度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外博士后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一、美国博士后制度概况 二、加拿大博士后制度概况 三、德国...
4
第一章 国内外博士后制度发展现状分析
...
5
第一节 国外博士后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
6
一、美国博士后制度概况
随着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博士后制度不仅是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助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有力举措。在深入研究博士后制度时...
7
二、加拿大博士后制度概况
加拿大的博士后制度起源于1949年。为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提升国家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在看到美国博士后制度的优越性之后,加拿大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
8
三、德国博士后制度概况
德国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视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在博士后制度方面的工作很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在资助方面,德国的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民间基金组织等都专门设有博士...
9
四、日本博士后制度概况
日本的博士后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始于1985年[7],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由日本最大的政府办学资助机构——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首先发起的。其...
10
五、法国博士后制度概况
法国的博士后制度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推行起来。在管理上,没有明确的政府机构进行统筹管理,而是由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发布招收启事,...
11
六、澳大利亚博士后制度概况
在澳大利亚,博士后一般被认为是暂时从事学术研究,且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相同资质的人员。资助机构主要有国家研究理事会[8]、国家健康和医疗研究委员会、全国研究员协会...
12
第二节 我国博士后制度发展现状
...
13
一、我国博士后制度的诞生
我国博士后制度的诞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在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之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毕业数量每年都在激增,这为博士后制度的产生奠定了人才...
14
二、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色
我国博士后制度经过35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高水平年轻科技人才、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人才流动、创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以及吸引优秀留学博...
15
三、中国特色博士后制度的深远意义
不断发展的中国博士后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之一,为国家发展输送了大量的高科技年轻人才,在我国航天、科技、经济、医学、教育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16
第三节 中外博士后制度建设对比分析
...
17
一、中外博士后制度的共性研究
(一)博士后制度建立的宗旨相同 虽然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创建博士后制度时,最初的宗旨都是类似的,即培养和储备年轻优秀人才,...
18
二、中外博士后制度的差异性研究
由于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借鉴其他国家博士后制度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都形成了各自的博士后培养模式。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模式不同 世界各国...
19
三、中外博士后制度的国际化发展程度
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成熟的博士后制度,特别是美国为博士后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助和良好的研究环境,同时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年轻高层次人才到美国开...
20
第二章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研究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指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经批准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我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中国博士后制度是在同一年(1985...
21
第一节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发展概况
...
22
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发展历程
我国博士学位始建于1981年,在1985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时候,博士毕业生数量很少,再加上博士后各项工作尚处于准备阶段,相匹配的政策措施也都在筹建之中,以...
23
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发展特点研究
201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下发了一则通知,通知要求有关部门要逐步加强博士后工作力度,做好博士后招收与审批工作,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增强...
24
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取得的成绩
我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立,对各设站单位来说,开辟了一条培养高级人才的道路。同时,国家为了不断扩大博士后规模,为博士后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
25
第二节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典型案例研究
我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着博士后的培养质量和科研成果的水平,本节将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典型案例,对这些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发展历史、设站...
26
一、浙江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浙江大学是全国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涵盖11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7个。同时,浙江大学也是首批获准设立...
27
二、清华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清华大学同样是我国首批设立博士后站点的单位之一,目前,已经从1985年的7个博士后站点发展到2020年的50个,涉及的学科也从最初单一工程学科,发展到不仅覆盖了...
28
三、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北京师范大学于1991年设立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于当年招收了第一位博士后研究人员(系留学德国的博士)。1992年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属于我国首...
29
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8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批设立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已增加至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止到2019年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具有博...
30
五、武汉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和管理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