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和管理等11大门类;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6个院(系)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8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个一级学科和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个“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20个“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拥有专任教师3 600 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 300余人,博士生导师1 100余人;有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8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8 位“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4位“863 项目”计划领域专家、3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是国家1985年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之一。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3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且已经与全国50多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联合培养博士后合作关系,其中,在20多家大型企业、科研单位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基地。建站以来,学校累计招收博士后近千人,出站600余人,出站博士后绝大多数成为聘用单位的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很多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还有些已走上重要领导岗位。
30多年来,学校博士后工作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的博士后管理制度,建立了完备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学校博士后生活丰富多彩,博士后联谊会定期开展“学术论坛”“学术沙龙”活动和户外拓展训练等文体活动。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博士后经费投入,大力推行师资博士后制度,青年教师引进主要从优秀博士后人员中选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