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概况

一、文博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概况

(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概况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集中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在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对外历史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拥有140万余件藏品,其中近6 000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具象印证了中华民族5 000年的血脉绵延、170多年的不懈奋斗、建国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艰难探索和十八大以来的砥砺奋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丰厚馆藏为基础,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当代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先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历史理论研究所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等众多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截止到2020年8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招收博士后51人,目前已经是国内文博单位中规模最大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合作导师是从馆内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中遴选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当代史、中共党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文物学、文献学、中国画创作、中国画论研究等。根据国家博物馆丰富的藏品、展览等研究资源,推出适应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形成突出鲜明的国博科研特色。

2.日常管理

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日常管理实行导师负责制。根据国家博物馆实际发展需要,同时结合博士后自身研究背景,确定博士后在站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比如,考古方向的博士后参与到国博的实地考古发掘项目中;文物保护方向的博士后在相关合作导师的指导下,进入国博文保院,与导师和其他同事一同参与到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项目中;博物馆学方向的博士后将根据自身研究特点,参与到相关的展览策划中等。总之,国家博物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本着培养、使用与选拔相结合的原则,将博士后纳入国博科研人员管理体系进行管理,根据研究方向安排其承担相应的科研工作,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考核。

(二)故宫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概况

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故宫博物院于2013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年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合作,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截止到2020年,故宫博士后工作站共招收博士后43人,其中出站博士后15人,在站28人。自设站以来,故宫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覆盖多个领域的合作导师团队。在专家的指导与合作下,博士后将深入学科前沿进行创新性研究,共有约31位专家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研究方向包括考古学、古建筑研究、明清档案以及宫廷史研究、明清宫廷史、中国古代书画鉴藏史研究、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甲骨文整理等。

2.日常管理

故宫博物院工作站的博士后管理实行导师负责制,博士后从入站面试到开题、中期考核、出站均由导师负责,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负责进出站、日常管理等相关工作。故宫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定的出站标准为2篇核心论文和1篇出站报告,同时在此基础之上,规定每位博士后在站期间需要至少在公开场合发表一次学术报告。

(三)敦煌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概况

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是敦煌学研究的科研单位,也是保护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庆阳北石窟寺等其他文物机构的文博单位;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旅游接待单位。

敦煌研究院于2013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6 年与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共计四家高校博士后流动站合作,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截止到2020年,敦煌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共招收博士后7人,在站7人;共有约10位专家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

2.日常管理

敦煌研究院对于博士后管理同样实行导师负责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敦煌研究院提供新入站博士后每人一定金额的项目经费,同时,给予副高级职称待遇(按照国家规定,无职称人员一般给予中级职称待遇)。出站标准同样为2篇核心文章和1篇出站报告。

(四)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概况

成都博物院是在2003年,经成都市委批准,将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船棺遗址博物馆、成都十二桥古蜀遗址博物馆、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整合组建为成都博物院。2014年12月,成都博物院获批设立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博士后工作。2015年9月,成都博物院经人社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7年,与四川大学、成都中医大学等两家高校博士后流动站合作,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截止到2020年,成都博物院博士后工作站共招收博士后2人(均为在职人员),共有约8位专家可以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每年招收计划根据项目需要制定。

2.日常管理

成都博物院博士后工作站在日常管理上采用导师负责制,博士后直接参与到导师课题中,由导师负责经费的分配。出站标准为1篇出站报告。为吸引更多的博士后进站,给予入站博士后副高级职称待遇。

(五)中国美术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概况

中国美术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集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国际交流、艺术品修复、文创产业于一体,是中国美术最高殿堂,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现收藏各类美术作品11万余件,从古代到当代,各时期的中国艺术名家代表作品构成中国美术发展序列,兼有外国艺术作品,同时也包括丰富的民间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于2018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全国美术馆界第一家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单位;2020年1月首次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拟计划招收6人。经中国美术馆与北京大学终审,确定3人为2020年中国美术馆博士后人选,成为首批美术馆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分别为中国近现代美术陈列研究与实践、东西方雕塑比较研究、中国雕塑史论研究。

2.日常管理

中国美术馆博士后工作站在日常管理上采用导师负责制,目前暂时有8位专家可以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出站标准为2篇核心和1篇出站报告,2020年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