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升博士后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
我国的博士后国际化培养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国家为主导,实施大力“引回来”少量“引进来”的方式;第二个阶段是在国家主导下,结合社会发展所需,实施的保障“引进来”探索“走出去”战略;第三个阶段是全面开花,实施大踏步“引进来”“走出去”方针。有鉴于此,未来不断提高博士后群体的国际化水平与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在大力引进国外优秀的博士后人才的同时,积极鼓励国内博士后走出去,抓住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契机,使他们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激发创新活力。显而易见,如果不将培养创新型博士后的平台放在国际化的大舞台上,那么将很难使博士后产生国际视野、全球化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大打折扣。
二是继续扩大国际交流范围,惠及更多专业的博士后。目前的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是顺应时代要求而发展的,实际上截止到2020年,国际交流项目也只实施了五年而已,尚处于摸索阶段。积极鼓励博士后申请国际交流项目的同时,也需要针对实际需要,对现有的政策进行改革与完善,比如提高资助额度,扩大资助受益面,对于不同专业给予不同的资助,对于出国手续可以适当进行简化等。
三是建立国际化的考核标准。为进一步促进博士后的国际化,在进行考核评价时,应该跟国际看齐,以国际化的角度来衡量博士后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本站点、本地方等。当前,我国博士后制度正处于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阶段,需要构建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博士后成果国际评价指标,衡量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四是建立博士后常态化的交流机制。为来自世界各国的博士后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是快速提升博士后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定期邀请相关领域全球范围内的博士后举行研讨、座谈等学术活动,并根据活动的反馈机制,逐步修订、完善学术活动的主题、范围等。不仅如此,还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的需要,与各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博士后开展项目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