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五、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企业的灵魂与基础,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我国企业在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简单说来,企业如果离开了科技创新,将无法在市场上长久立足,很快被淘汰出局。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一方面需要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则需要相匹配的物理资源,如实验设备、实验场所等。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相比,企业的研究资源相对薄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大部分进行的是理论和基础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很多未能有效转化成生产力,服务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更多的是被转化为论文和著作。博士后的出现将有利于扭转这样的不利局面,因为博士后来自上述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进入企业的工作站后,将会对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招收企业博士后旨在产学研相结合,以博士后为桥梁,促进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互动与交流,最大限度地为各方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目前我国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企业博士后数量得到大幅度增加,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科研条件、导师水平、待遇等因素的限制致使有三分之一的博士后工作站存在空巢现象,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扭转此种局面。同时,与我国庞大的企业规模相比,目前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还是略显不足。简单来说,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初衷是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取得的成绩不是特别显著,特别是在一些企业中,博士后工作站被视为一个“花瓶”。因此,未来博士后制度要真正落实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载体和“孵化器”。

回顾过去,我国博士后事业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培养了一批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促进学科交叉、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博士后制度已经成为各地区培养、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成为把企业建成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平台,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筛选、补充师资和科研人员的重要来源,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群体。

面对未来,需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需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突出培养使用重点,培养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同时,深刻反思博士后事业的不足,进一步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革完善制度,优化布局结构,鼓励多元投入,健全服务体系,造就创新人才,努力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要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跨学科、复合型和战略型博士后人才队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注释】

[1]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各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人数统计[EB/OL].(2019-07-04)[2020-11-17].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content/details55_660.html.

[2]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各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人数统计[EB/OL].(2019-07-04)[2020-11-17].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content/details55_660.html.

[3]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各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人数统计[EB/OL].(2019-07-04)[2020-11-17].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content/details55_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