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酒器
有爵、斝(音贾)、角、觚(音姑)、觯(音至)、卣、觥(音公)、盉(音禾)、壶、尊、彝等种类。
图2-7 山奢虎簠 春秋时期
图2-8 镶嵌几何纹敦 战国晚期
爵,是饮酒器和温酒器,多为圆腹,前有流,后有尖锐状尾。爵一侧有,便于提取;口沿有柱,便于取用;腹下有三足,可以温酒。
图2-9 兽面纹斝 商代
图2-10 黄觚 商代晚期
图2-11 父庚觯 西周
斝,为温酒器。其形制与爵类似,有柱,无流,无尾,因此不是饮酒器。(图2-9)
角,为饮酒器。据《礼记·礼器》载:“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其形制与爵非常相似,但无柱,前后流都呈尖状。
觚,为饮酒器。器体细长,多为圈足,腰细,口呈喇叭花状,造型特别优美。如商代晚期的黄觚(图2-10)。
觯,为饮酒器。多为圆腹(也有扁腹),敞口,圈足。(图2-11)
卣,为盛酒器。多有提梁,可用手提。如西周时期的凤纹卣(图2-12)。
觥,是盛酒器或饮酒器。觥腹椭圆,多为圈足、三足或四足,有流和手。
盉,是温酒器,也是调酒器。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它有三足,也有四足。商代早期的盉有流立在顶部,以款足来增加容量和扩大受热面积。
壶,盛酒器。商代有圆壶,也有扁壶。圆壶多圈足,腹的最大直径在壶体下部。壶是西周酒器中的大类,有扁壶、圆壶、长颈椭方壶等。西周壶的最大特色是壶体装饰环带纹。春秋早期的壶与西周晚期相仿,多圆体长颈壶和方壶;春秋中晚期的壶形制较多,主要有圆壶和扁壶。1923年,河南省新郑县李家楼出土了两件春秋早期的立鹤方壶,形制基本相同,一件藏在河南省博物馆,一件现藏故宫博物院。战国时期的壶有圆壶、扁壶、方壶和瓠壶等。图2-13为春秋晚期的鸟兽龙纹壶。
尊,是大型或中型的盛酒器,主要分为有肩大口尊、瓠形尊、鸟兽尊等三类。如上海市博物馆藏有一件春秋时期的龙耳尊(图2-14)。
图2-12 凤纹卣 西周
图2-13 鸟兽龙纹壶 春秋晚期
彝,盛酒器,同时也是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西周时期的彝与商代形制相差不大。如西周时期的师遽方彝(图2-15),器身近长方形,有盖,器盖为四阿屋顶式,有正脊、重脊,上有纽,纽帽亦为四阿式。自顶至足,有八道扉棱,饰有鸟纹。此器造型奇特,纹饰繁缛,其形制部分模仿自当时的殿堂建筑,堪称瑰宝。
图2-14 龙耳尊 春秋时期
图2-15 师遽方彝 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