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7世纪的欧洲美术
17世纪的欧洲美术又被称作“巴洛克艺术”。“巴洛克”一词原指“畸形的珍珠”,蕴含着曲线美、不规则的动感和奇形怪状的意思,它对古板的艺术理念有着极大的挑战,并且促使艺术家们具备了浪漫主义的气质和追求。
巴洛克艺术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新式哲学理念的熏陶,比较重视光线的运用,以突出强烈的视觉效果。手法上强调写实,这主要是为了能被更广泛的人群所接受。巴洛克艺术不仅反映上层社会,也描写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甚至宗教题材的绘画也变得更加平易近人。
巴洛克艺术还十分重视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形象多采用寓意或象征的手法,注重外部造型的匀称与和谐,而巴洛克时代肖像画的写实观念则要求画家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个性与心理状态,从而更加深入地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同时,这也使得人物的形体更具动感和富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