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琴文明时期

第一节 爱琴文明时期

爱琴文明时期,约为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甚至更早,是希腊语系人占据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和爱琴海诸岛的历史时期。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和小亚细亚半岛的西部沿海地带,这一地区的人类活动被统称为爱琴文明,它是希腊城邦和希腊文明的发源地。克里特岛和迈锡尼是爱琴文明的中心,因此爱琴文明也被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在早期神秘的天神神话中已存在了好几千年,但要想从这些神话中过滤出一些真实的事件,那几乎是一件没有希望的大胆行为。传说中的米诺斯迷宫遗址,现在已被考古学家们完整地发掘出来,克里特文化中的美术就集中在这里。米诺斯迷宫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建筑群,宫殿内结构复杂,被人们称为“迷宫”。宫殿墙上有壁画装饰,其中以《巴黎女郎》(图3-1)最为有名。此外,克里特还出土了一批小型雕像,其中比较典型的作品有《执蛇女神》等。

克里特文化具有着某种神秘的色彩,从一些传说和现已发现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其浓烈的宗教气息。《巴黎女郎》中所描绘的那个女子,浓眉大眼,涂着口红,穿着时髦而又不失庄重与典雅,难怪第一眼看见她的发掘者会把这个风韵十足的古代女子称作“巴黎女郎”。“巴黎女郎”这个名字也就被一直沿用了下来。从米诺斯迷宫的壁画或神坛画中还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妇女形象,这些妇女形象的处理大都接近古代远东及埃及绘画的风格,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

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半岛出现了相当先进的青铜器,产生了奴隶制国家,其中以迈锡尼为代表。公元前1450年左右,希腊半岛的迈锡尼渡海占领克里特岛,爱琴文明由克里特时期转为迈锡尼时期。

迈锡尼人的工艺水准很高,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精致的金面具(图3-2)、金酒杯、黄金饰品、青铜武器等,这与传说中“黄金城”的记载很相似。迈锡尼的建筑水平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巨石建筑、“狮子门”(图3-3)等是其文化的显著象征。这些雄伟的巨石建筑作为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的对象,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在这些建筑中,巨石的堆砌和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手法非常相似,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迈锡尼的建筑曾受到过埃及的影响。

图3-1 巴黎女郎 希腊克里特

图3-2 金面具 希腊迈锡尼

图3-3 狮子门 希腊迈锡尼

迈锡尼时期的一把嵌金银猎狮铜剑(图3-4)可以看作是该时期工艺水准的一个代表。在这个狭长的剑刃上排列着一幅生动的《五战士猎狮图》:五战士面对着三只雄狮,前面两只狮子正落荒而逃,其中一只边跑边回头观看,第三只自知逃脱不掉,正张牙舞爪扑向倒地的战士。第一个战士已受伤倒地,第二个战士执方盾赶来营救,第三和第五个战士执长矛刺向狮子的大口,第四个战士沉着冷静地张弓搭箭。剑刃上的形象都是用黄金白银镶嵌而成,神态生动,描绘细致,写实性极强。

本来,黄金盛产于埃及,金工技术最发达的是克里特,而迈锡尼这个奇异的王国何以具有如此雄厚的财富和高超的技艺?迈锡尼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靠的是战争与掠夺,这与当时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壮大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图3-4 嵌金银猎狮铜剑 希腊迈锡尼

希腊人虽然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的特洛伊战争中大获全胜,却也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在这之后大约50年的时间里,因无力反抗另外一支希腊语系人的侵占,迈锡尼文明最终遭到毁灭,文化遗存保留下来的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