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秦汉雕塑

二、秦汉雕塑

秦汉王朝的统治者,将雕塑艺术看作是一种工具,用以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美化陵园建筑、纪念功臣名将等,在陶塑、石雕、木雕、青铜雕像等方面,都有杰出的作品,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图3-10 秦咸阳宫1号遗址复原图

图3-11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

秦代大规模的筑建营造促进了雕塑艺术的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阿房宫前铸造12金人,以夸耀其伟大功业。最能代表秦代雕塑艺术成就的就是秦始皇兵马俑。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充分反映了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技艺,其中有武士俑七千多件,战车百余辆,战马百余匹。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所罕见的规模庞大的雕塑艺术杰作。这些陶俑陶马体形高大,形态生动,神态威严勇猛。如1号兵马俑坑的东端场景,就生动再现了秦军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英姿。其中的将军俑(图3-12),头戴燕尾长冠,身着长襦,前胸披甲,神态刚毅自若,颇有身经百战、临敌不惧的大将风度。其中的跪射武士俑(图3-13),身穿战炮,外披铠甲,作一腿蹲曲的半跪状,两手作握弓姿势,出土时旁侧尚有腐朽的木弓遗迹和铜铸兵器,说明武士俑原来持有弓箭。俑的面部表情严肃,动作机警,生动再现了秦代弓弩手的形象。战马均昂首直立,竖耳,张口,双目圆睁,仿佛在待命出击,虽然多处于静止状态,但却表现出雄健强劲的风神。

图3-12 将军俑 秦

图3-13 跪射武士俑 秦

图3-14 马踏匈奴 西汉

秦兵马俑阵容庞大,组织严整,气势恢弘,是秦朝国力强盛的象征,高超的写实水平和对人物精神气质的成功塑造,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雕塑艺术的飞跃发展和进步。

汉代在雕塑艺术上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优秀传统,并注重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据古文献记载,运用大型的石刻、金属雕塑作为宫殿、园囿布局的特定设置在汉代更为盛行。汉代石雕艺术主要指圆雕,往往利用石头的自然形状,根据对象的大体大貌大势,略加雕刻,就表现出对象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具有质朴的艺术感觉、雄浑的气势和力量。汉代有一名将霍去病,由于他抗击匈奴,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死后被葬在汉武帝刘彻的“茂陵”附近。霍去病墓在今日陕西省兴平县境内,墓前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牛、卧象、野猪、鱼、蟾及形象怪异的巨人抱熊等,除马踏匈奴石雕置于墓前外,其余石雕原来可能散置于墓冢周围。其中马踏匈奴(图3-14)最有代表性。那劲健的骏马昂首而立,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手执弓箭的武士被打败而仰卧于马肚之下,这是霍去病战功的最好注释。整座雕塑风格沉雄浑厚,端庄肃穆,通体采用写实手法,给人雄健而丰满的美感。

图3-15 石刻伏虎 西汉

图3-16 石刻跃马 西汉

石刻伏虎(图3-15)中的石虎神情机警而威猛,项花皮绷得很紧,肢爪强劲而有力,长尾巴卷搭在背上,十分沉着。虎的后腿肌肉凸起,显示了虎的力量。整个石雕利用石块本来的起伏变化,略加雕凿而成,给人以刚健有力、气势雄浑之感。

石刻跃马(图3-16)显然是利用石头的天然形态稍加雕刻而成的,有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石马的前肢腾起,有凌空之势;前肢下部并未凿空,与基座相连,整体感特强。并且,它甚至可以使我们感受到石马那豪迈腾跃、意气奋发的精神状态。

图3-17 铜奔马 东汉

汉代艺术,往往缺乏细部的精确描绘,看起来显得有些稚拙,但在表现动态、动势上,一点也不逊色。著名的代表作品是马踏飞燕,也称铜奔马(图3-17)。你看它马首高昂作嘶鸣状,三足腾空,一足踏住飞燕。作者所选取的就是这样一个瞬间,但却在这瞬间中留住了永恒,留住了生命的动感,极富艺术魅力。

汉代墓葬中的陶塑或木雕俑也非常常见。西汉前期陶俑造型一般都单纯古朴。西安东郊霸陵汉文帝之妻窦氏陵出土的陶女俑,用模制和手捏成型,衣褶大都省略,面部表情细腻,通体敷粉施彩,塑绘结合,相得益彰。这类陶俑在其他地方也屡有出土。

西汉时期出现了以组合的形式来表现活动场景的陶俑。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的彩绘乐舞杂技俑,在一个长形的陶盘底托上分布了21件陶俑。中央7人作歌舞表演,其中两名身穿红白色彩衣的女俑挥袖翩翩起舞,两名头戴尖帽的男俑作倒立姿态,另有两名男演员在进行大难度的柔术表演,一戴冠穿朱袍者站在前方重要位置,似为指挥。后一排7人组成乐队,或鼓瑟或击缶或擂鼓,个个聚精会神。此陶俑群人物排列关系自然,动态神情鲜活,气氛欢快。

西汉时期,还盛行木俑。湖南长沙马王堆、湖北江陵凤凰山等都有出土。木俑多用圆雕,雕刻与彩绘相结合,色彩艳丽,别具一格。如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西汉彩绘木乐俑(图3-18)就非常精彩。

东汉俑有陶制、铜铸、木雕、石雕等多种形式,题材有所扩大,向世俗生活方面发展,造型丰富多彩。四川出土的陶俑大都为东汉晚期作品,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多数为模制后再加工,入窑烧成后再施彩色。成都天回山出土的说唱俑(图3-19),头扎巾帻,袒膊赤足,左臂抱鼓,右臂执槌前举,一腿抬起,面部眉飞色舞,充满激情,似乎正说到精彩动人之处,手舞足蹈,有得意忘形之感。作者的刻画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极具感染力,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卓越的艺术才能。

图3-18 彩绘木乐俑 西汉

图3-19 说唱俑 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