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法国美术

第五节 法国美术

17世纪的法国,国力强盛,经济富足,为宫廷服务的古典主义艺术成为主流并迅速繁荣起来,他们借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典范来歌颂当权国王的伟大。路易十四的政治与经济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土壤。文化艺术的繁荣,使法国逐渐摆脱了以学习意大利为主流的局面。到了18世纪,更是发展出了泛滥一时的“罗可可艺术”。

图7-20 阿卡迪亚的牧人 法国 普桑

图7-21 台阶上的圣母(局部) 法国 普桑

路易十四的改革虽然轰轰烈烈、洋洋洒洒,但毕竟是17世纪后期的辉煌。17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在艺术风格上仍以朴素的古典主义和纯朴的民间画风为主,巴洛克艺术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古典主义的宫廷建筑与绘画之中。

普桑生于法国死于罗马,是法国朴素的古典主义艺术的代表。对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崇拜和研究,孕育了他古典主义的艺术原则。他的作品带有理性主义色彩,没有丝毫巴洛克艺术的浮华,尽管这时巴洛克艺术已十分流行。

普桑的作品主要取材于神话、历史、宗教故事。《阿卡迪亚的牧人》(图7-20)是参照古希腊雕塑的风格绘制而成。《台阶上的圣母》(图7-21)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画。似乎是出于古典主义理想构图的考虑,画家对圣母、圣子、圣安娜和施洗约翰等人物进行了理想主义的安排,使画面产生了一种庄严的视觉效果。而对人物动态、表情和明暗对比的处理,则更加深了这种平衡稳健的感觉。

普桑反对奢华绮丽,主张返璞归真,始终把古希腊雕塑中的形象看作是最崇高的表现形式。他的这一风格有别于法国的宫廷古典主义而被称为“宫廷外古典主义”。

拉图尔擅长宗教题材,经常描绘夜间烛光下的人物,被称作“夜间画”。这种夜间的光线给人以神秘感,很受当时教会的欢迎。

《木匠圣约瑟》是一幅宗教题材的绘画,画中的圣约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民、木匠,他正弯腰在木桩上钻孔,旁边有一个小女孩,手执蜡烛为他照明。烛光照亮了所有的细节,而画面却笼罩在暗淡神秘之中。画家没有特意去刻画人物的情感,只是在表现烛光的对比效果。此外,拉图尔还有《忏悔的抹大拉》、《油灯前的抹大拉》(图7-22)等作品传世。他的作品构图非常集中,大面积的深色调掩盖了许多细节。通过微弱的光线来强化人物的艺术效果,这是拉图尔艺术的主要特色。

图7-22 油灯前的抹大拉 法国 拉图尔

路易十四时期,巴洛克艺术日渐流行,国王和他的追随者们追求“光明”的艺术风格,这使拉图尔失去了艺术的购买者和赞助人,因而逐渐被人遗忘。这一点他远不及勒南三兄弟幸运,因为就算国王不喜欢,他们的作品起码还有广大的劳动人民愿意来欣赏。

勒南三兄弟孩提时就在里昂附近的农场干活,这使他们对农村以及农民的生活印象深刻。他们善画群体肖像,尺寸一般不大,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都一样真实朴素。他们的画中没有理想和骄傲,有的只是泥土和芳香,代表作品如《二轮运输车》(图7-23)、《铁匠铺》、《卖牛奶的一家人》、《农民家庭》等。

《农民家庭》(图7-24)是一幅风俗性题材的绘画,但却不像勃鲁盖尔笔下的农民那样夸张、搞笑或者说富有含义。他们的作品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表现的是实实在在的农民生活,不作任何掩饰。

图7-23 二轮运输车 法国 勒南

图7-24 农民家庭 法国 勒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