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抽象主义

第六节 抽象主义

对于“抽象”一词,我们早已熟悉。如果要对这一名词进行追溯,我们可以一直追溯到史前人类的造型遗存。而作为一个流派和艺术思潮活动,抽象主义是由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在1910年以后所共同倡导,他们摒弃了长期以来绘画中的具象形式,主张非具象、纯抽象的创作形式。

康定斯基是俄国非具象艺术的领军人物,亦被认为是抽象派艺术的鼻祖。他的作品是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这种情感在没有具体客观物象的绘画中同样感人。而怎样才能画好没有对象的画呢?这就是初期的抽象意识。从他的著作《从点和线到面》中,可以看出他对抽象艺术的探索。

康定斯基同时还是德国“青骑士”社的代表,他早期的作品虽然抽象但仍然可以解读出某些形象,只是需要观众付出努力和耐心。而在他的《即兴30》、《爱之花园》(图10-13)等作品中,具体的物象已经成为了色块和线条,如同毫无意义的色彩涂鸦。这表明:艺术家可以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而不参照任何可见的自然物,来表现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或决断。

蒙德里安是荷兰风格派的领袖人物,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其宗旨是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只用纯粹的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他不仅支持几何抽象,还鼓励青年艺术家去掀起新的艺术运动。后来的抽象表现主义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对蒙德里安极为尊敬,甚至极为崇拜,尽管他的那两根线始终令人迷惑。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的抽象艺术及理论,影响了整个西方的现代艺术,包括对广告、家具、服装设计、印刷品和建筑等领域的影响。

《灰色的树》是蒙德里安早期绘画的代表作品,体现了他对平衡力学的感悟,形象印记即将消失。随着他的这种平衡理论的成熟,新造型主义的代表作《红黄蓝构图》(图10-14)问世。这幅作品可以说是他艺术思想最集中的作品,也是他被载入史册的典型代表作。他用长短不同的直线,把画面分割成大小不一的矩形方格,然后用三原色进行填充,呈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平衡与稳定。面对这幅作品,你可以说“我也会”,但你绝对不能否认“我没有想到”,因为这幅作品的色彩张力,始终体现着完美的平衡和对无限活力的把握,它甚至已经影响到人们对绘画的欣赏观念和观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