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英国美术

第二节 英国美术

18世纪的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和殖民掠夺,在经济上变得富足。高度的文明,使他们迫切需要在精神上打破以往的沉默格局。但长久以来,由于受外来艺术的影响较深,民族艺术的根基比较薄弱。商业暴发户们通过联姻上升为贵族,生活的舒适、自身的形象和钱财是他们所关心的主要内容,他们成为英国艺术的主要资助者。

图8-7 小鸟死了 法国 格罗兹

图8-8 时髦的婚姻 英国 威廉·荷加斯

英国的建筑以古典的理想主义和科学的实用主义为原则,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一些名人的郊外别墅和城堡之中。英国建筑史上最有成就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公园建筑。由于受中国那富有诗意的古典园林的影响,他们开始对庄严对称的几何形构图法则产生抵触,并以中国园林为蓝本,寻求曲折与变化。他们建筑山林亭台,饰以小桥流水。这种宛如天成的公园形式,为西方传统公园建筑开创了新局面,并在欧洲大陆逐步蔓延。这种受中国园林影响的公园建筑样式在当时被称为“中英花园”。

雕塑一般附属于建筑,小型装饰雕塑往往要受制于订件人的喜好,雕塑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仍未全面体现。这一时期的英国雕塑几无建树。

新兴绘画注重视觉的实际效果,造型观念不再严格厚重,由此也造就了一大批表现日常生活的风俗画、肖像画和风景画大师。

威廉·荷加斯的作品带有一定的道德说教和讽刺意味,他的风俗画题材多来自于新兴贵族的现实生活,他在肖像画和版画领域也很有成就。荷加斯在《乞丐的歌剧中的一幕》这幅作品中,把许多肖像集中在一起,流氓船长马凯思站在画面中央,两个女儿正分别在向她们那虚伪的父亲寻求帮助,周围的人则各司其事、有说有笑……他的这种带有戏剧性的谈天场面,被称作“谈天画”。《妓女生涯》、《浪子生涯》、《时髦的婚姻》(图8-8)等都属于这类题材。

荷加斯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主张绘画要反映英国人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就打破了长久以来外国画家对英国美术的垄断。他的风俗组画往往是对上层社会的无情抨击,而他的第三等级的肖像画则始于对劳动人民的讴歌。他的《卖虾女郎》可与哈尔斯的《吉普赛女郎》相媲美,这也是他的绘画源自荷兰风俗画的理论根据,而他的笔法无疑更加洒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卖虾姑娘那乐观、自豪的积极心态。

雷诺兹是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在意大利的学习,使他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敬仰万分,也奠定了他在学院派画风中推崇“宏伟风格”的基础。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掌握“宏伟风格”的精髓,作品中更多的是带有拉斐尔的母爱和提香的艳丽色彩。但他所带来的意大利艺术和理论使见少识浅的英国各界激动不已,他也因此而备受关注。

图8-9 伊丽莎白·德尔美夫人和她的孩子们 英国 雷诺兹

图8-10 邦伯里小姐为三美神而牺牲 英国 雷诺兹

图8-11 安德鲁斯夫妇像 英国 庚斯博罗

图8-12 悉登斯夫人肖像 英国 庚斯博罗

雷诺兹的肖像画范围很广,《伊丽莎白·德尔美夫人和她的孩子们》(图8-9)是英国非常流行的肖像作品,优雅的贵妇和纯真的儿童,画家把她们置身于一个非常典型的环境,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姿势和寓意。类似的作品还有《邦伯里小姐为三美神而牺牲》(图8-10)、《女孩子卡罗琳·霍华德》等。

庚斯博罗早年学过金银手工艺技术,因而他的肖像画含有罗可可艺术倾向也就不难理解了。他为国王及达官贵人画过很多肖像,但风景画却是他的最爱。在带有幻想主义情调的田园风景中描绘贵族男女,这是他的创举,也使他的作品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安德鲁斯夫妇像》(图8-11)构图非常新颖,人物偏离画面中心,周围是普通的麦田、老树和变幻的天空,给人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感受和意境。

庚斯博罗的肖像画带有浪漫主义情调,他笔下的人物常常被拉长了形体,体现出女性的秀美和男士的高挑,代表作有《悉登斯夫人肖像》(图8-12)、《安多利斯夫妇像》等。

庚斯博罗把画肖像当作一种职业,因为画肖像可以赚大钱,尤其是给有“大钱”的人画肖像,这足以维持他的生活,使他可以从容地进行风景画的探索。《赶集去的车》是他风景画作的代表,森林、树阴、小道、行进中的马车、奔流不息的小河……这一切都使人感到大自然的优美,生动表现了英国迷人的农村风光。

英国风景画在当时的欧洲成就最高。18世纪末,水彩画逐渐流行。19世纪,英国出现了一大批水彩画家。水彩画具有透明、流畅、鲜艳的特性,它对法国及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的美术发展带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