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俄国美术
2025年09月26日
第三节 俄国美术
18世纪以前的俄国并不是没有艺术家,而是没有可以在欧洲艺坛上扬名立万的大艺术家。此时,俄国的艺术没有自己的个性,他们只是在重复以往的绘画或雕塑的经验而已。俄国的封建时代比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漫长,几千年的老传统根本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势。18世纪初,彼得一世实行改革,他兴办工厂,引进外资,公派留学生,招聘外国艺术家,培养本国人才,设立奖学金,创办彼得堡美术学院……俄国美术也由此开始复兴了。
建筑家、雕塑家拉斯特列里是彼得一世从意大利聘请的杰出艺术家之一,他一直在彼得堡工作,也死在那里。他设计的宫殿、教堂等建筑讲究外观的变化和内部装饰的华丽,对俄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
18世纪后期,俄国建筑开始接受罗可可艺术的影响,出现了巴日诺夫和卡扎柯夫两位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建筑家。他们在俄国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的因素,用以创立俄国独特的民族样式。卡扎柯夫对改变莫斯科城市的面貌起了很大作用。
苏宾毕业于彼得堡美术学院,在巴黎得到大雕塑家比加尔的指点,倾听过狄德罗对艺术的见解。他以俄国各阶层人物的典型性格为基础进行现实主义创作,没有那种矫揉造作、样式化与粉饰趣味的罗可可宫廷贵族气息。他因艺术才华不受反动政府的重视而逐渐陷入孤独和贫困,最后默默无闻地死去。
18世纪俄国杰出的肖像画家伊凡·尼基丁出身僧侣阶层,曾经获得“彼得奖”。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生活真实感。他是一个激进主义者,因此遭到反动政府的流放,后虽获赦却死于归途之中。作品有《死在床上的彼得一世》、《戈洛甫金总理像》、《哥萨克统领像》等。
俄国的肖像画成就虽高,但往往都是抄袭外来的绘画风格。当然,这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风俗画和风景画中也出现了一些开拓者,为俄国美术后来的辉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