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乐器
有铙、钟、鼓等种类。
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流行于商代晚期。它的形制似铃而稍大,口部呈凹弧形,铙体横截面呈阔叶状,两侧角尖锐,底部置有一中空圆管状的短柄,柄中可置木段。商周的铙不仅用于军事,而且用于祭祀和宴乐。1959年,湖南宁乡老粮仓出土过一件商代的象纹大铙(图2-19),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钟的器体上部有柄,下部边缘呈向内弯曲的弧形。上部的柄叫做“甬”,甬的顶端叫“衡”,中段凸出的部分称为“旋”,旋上用以悬挂钟钩的孔叫“干”,钟身的乳丁凸起很长,叫做“枚”。一系列大小不等的钟挂在一个架上,称为“编钟”。如湖北省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设计精美、制作精良,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古代编钟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音律最全、音域最广的乐器。
青铜鼓保留到现在的较少,湖北省博物馆藏有饕餮纹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