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就是主张将个人情感、趣味及才能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不受任何形式和法则的限制。新古典主义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的解放,似乎也很“罗曼蒂克”,但它更多的是受着古典主义法则的约束。因此,19世纪的浪漫主义,主要是指艺术形式上对古典主义学院派的对抗。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现象,在各艺术领域普遍流行。在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画家有籍里柯、德拉克罗瓦等。
图9-4 泉 法国 安格尔
图9-5 花园中的约瑟芬皇后 法国 普吕东
图9-6 梅杜萨之筏 法国 籍里柯
籍里柯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先躯,取材于现实悲剧的《梅杜萨之筏》(图9-6)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中乌云密布,咆哮的海浪随时都有可能夺去木筏上残存者的生命,由此而造成的极度恐惧和紧张感,远非古典主义的庄严肃穆所能比拟。
籍里柯去过英国,是第一个受英国影响的法国画家。他创作了一些具有英国特色的水彩画和石版画,回国后还创作了《奴隶市场》、《希腊起义的一个场面》等画稿。不幸的是,1825年他在巴黎坠马身亡,年仅33岁。
德拉克罗瓦从小受到多方面的教育,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广泛的社交能力。他喜欢米开朗基罗、提香、鲁本斯的艺术,对格罗也推崇备至。籍里柯是他的同学并对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丁之舟》是受《梅杜萨之筏》的启发而创作的一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大型油画。作品取材于但丁《神曲》中阴森可怖、惊心动魄的场面,天空阴沉,波涛汹涌,河里的亡灵们争着向船上攀登,气氛异常紧张。此画受到学院派的嘲讽和攻击,不准展出。格罗以评审员的身份将此画入选,这使德拉克罗瓦坚定了走自己道路的信心。
图9-7 自由引导人民 法国 德拉克罗瓦
图9-8 阿尔及利亚妇女 法国 德拉克罗瓦
“七月革命”胜利后,德拉克罗瓦以满腔的热情创作了《自由引导人民》(图9-7),把现实斗争的真实与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结合起来,将自由女神作为共和政体和民主自由的象征。
1832年,德拉克罗瓦到北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旅行,他被东方的优美情调和绚烂的色彩所打动,开始表现历史题材、异国情趣及神话故事,作品有《阿尔及利亚妇女》(图9-8)、《摩洛哥犹太人的婚礼》、《塔一波之战》、《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等。
德拉克罗瓦于1863年8月13日离开人世,他为后人留下了各种绘画作品9000多件,遗产中还有几十万字的书信、日记和论文,其中有很多篇幅是对艺术的经典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