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美术
18世纪初,西班牙一再受挫,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进展。18世纪后半期,西班牙的资产阶级先进思想开始滋生,伟大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大师—戈雅的诞生,打破了西班牙在艺术上的长期沉默局面,使西班牙绘画在继委拉斯贵支之后又一次出现高峰。
佛朗西斯科·戈雅的父亲是一个工匠,母亲是一位没落贵族的女儿。不知秉承了谁的习性,他喜爱艺术、热心政治而又生性好斗,最初是因为参加了反宗教斗争而被迫到马德里避难,这使他有幸瞻仰到大师委拉斯贵支及提埃波罗的作品,也结交了一些有名气的艺术家。不久,他因为刺伤了国王请来的外国艺术家而再次逃亡。在逃亡意大利期间,他开始对艺术有所体悟,并画了一些初具个人主义风格的作品,其中的《汉尼拔登临阿尔卑斯山》还获得了罗马美术学院比赛的二等奖。只是好景不长,他又因生活问题被意大利通缉,西班牙大使挽救其回国,从此开始了独立的艺术生涯。
戈雅回国后,与画家巴耶的妹妹结婚,后经巴耶介绍为皇家设计了几十幅壁毯草图。这些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草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他声名日隆,并逐步由皇家画院会员晋升为画院副院长、宫廷首席画师。
一个画家的伟大,不在于他的阶级立场有多么鲜明,而在于他对画面的真情付出和对题材的开拓与形象的表达。《查理四世全家像》体现了戈雅那如照相机般写实的技巧,客观而真实地把国王一家老小的面目显现出来。他因此被国王授予“西班牙第一画家”的美称。《裸体的玛哈》(图8-13)和《着衣的玛哈》(图8-14)则更具传奇色彩。据说他先画了《裸体的玛哈》,因怕受到顽固的宗教裁判所的责难,又赶紧绘制了同样姿态的《着衣的玛哈》。这反映了戈雅的机智,并在美术史上被传为美谈。
图8-13 裸体的玛哈 西班牙 戈雅
图8-14 着衣的玛哈 西班牙 戈雅
1808年,法国拿破仑军队侵入西班牙,夺取了西班牙的政权,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但遭到侵略军的残暴屠杀。侵略军的暴行激起了画家的满腔愤怒,他用画笔加入到这场可歌可泣的民族战争之中。《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图8-15)和《1808年5月3日的屠杀》(图8-16)两幅作品,生动表现了西班牙人民反抗侵略的民族凝聚力和不怕牺牲、慷慨就义的悲壮场面。在80余幅的版画《战争的灾难》中,戈雅更是歌颂了男女老幼齐上阵、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斗争。戈雅的系列战争作品,揭露了侵略者的惨无人道,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画家爱国家、爱民族的意志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本身就是一面旗帜,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
戈雅早期的作品风格轻松欢快;中期则多用隐喻手法,形象夸张怪诞;晚期作品则直抒胸臆,形象朴实生动。晚年的戈雅为躲避迫害而流亡法国,1828年死于法国波兰多城,享年82岁。
图8-15 1808年5月2日的起义 西班牙 戈雅
图8-16 1808年5月3日的屠杀 西班牙 戈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