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美术

第五章 隋唐五代美术

南北朝末期,杨坚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代。公元589年,隋灭陈,结束了260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重新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国家。618年,李渊起兵灭隋,建立唐朝。唐朝末年,国势日衰,我国又处于多个政权林立的分裂局面,史称“五代十国”。

隋朝虽然是短暂的,但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唐代艺术的辉煌奏响了序曲。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艺术上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诗歌有李白、杜甫,双峰并峙;书法有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群星灿烂;绘画有阎立本、李思训、吴道子、王维、曹霸、韩、张萱、周等,蔚为大观;工艺有陶瓷、漆器、织锦、金银器等,琳琅满目。揭开唐代艺术的画卷,真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唐代诗人之代表当推李白和杜甫,一博大豪雄,一深沉蕴藉。李白那狂放不羁的个性(“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那豪迈激越的情感,有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那悲天悯人的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沉郁顿挫的诗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可谓古今独步。他们的诗,一同奏出唐代的最强音(“盛唐之音”),挥洒出博大而深沉的大唐气象。

唐代的书法之美,美在多元。欧、虞、褚、柳,或飘逸多姿,或遒劲挺拔,或月朗气清,或高风绝尘。张旭草书,如笔走龙蛇,急风骤雨;怀素狂草,如鬼斧神工,不可端倪。唐代书法中的楷书和草书达到非常成熟的境地,这是大唐时代精神的显现,也是唐人豪情满怀和自信心十足的表现。

盛唐时期,人物画大盛,肖像、仕女画风靡一时。阎立本成功地刻画了历代帝王的个人性格(《历代帝王图》);张萱、周描绘了一群体态丰腴、轻纱薄罗、悠闲自在的贵妇人形象(《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李思训的青绿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各有千秋。尤其是王维,他既是诗人,亦是画家,他把诗与画有机地融合起来,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境界。一代大师吴道子,擅画人物、山水、道释等,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精品。尤其是他的《地狱变相图》(佛教画),令观者不寒而栗,似有一股阴气袭来。据说当年此画一面世,世间屠夫和渔夫都纷纷改业,不敢再杀生,怕以后在地狱中受苦。可见,吴道子的绘画艺术是多么的感人至深。

唐代雕塑中的陵墓雕刻和三彩陶俑等,给人印象非常深刻,陵墓雕刻雄健有力,三彩陶俑精美绝伦。无论是唐代的诗歌、书法、绘画,还是雕塑等,它们共同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美—博大深沉、富丽堂皇的大唐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