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绘画

二、…明代中期绘画

明代中期画家最为著名的就是“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画史上也称他们为“明四家”或“吴门画派”、“吴派”画家。其中沈周实际上是明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他的绘画观念和绘画实践对明清文人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吴派”画家多是士大夫出身,在艺术表现技巧上都着重笔墨情趣,在风格上都表现出对“神韵”的自觉追求。“神韵”本是诗文的审美标准,放到明代“吴派”绘画作品中,就是风流蕴藉的美学旨趣。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诗文、书法、绘画,享誉极高。擅山水、花鸟、人物,以山水最有名。早年山水得杜琼、刘珏亲授,主要师法王蒙,笔法细密;中年后转师黄公望及宋代诸家,用笔劲健,颇具骨力;晚年醉心吴镇,笔墨粗简,苍劲浑厚,秀润雄逸,意境清幽淡远,同时讲求诗书画的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了文人画的笔情墨趣。沈周的绘画在明清时影响很大,作品有《庐山高图》、《仿董巨山水》、《东庄图册》、《灞桥风雪图》等传世。其中,他的代表作《庐山高图》(图8-3),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上层峦叠嶂、奇松怪石、飞瀑流泉一气呵成。他的《夜坐图》、《春山欲雨图》等作品,都是文人画的典范。沈周在《云山图》中说:“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我看云山亦忘我,闲来洗砚写云山。”从中可以看出文人画的情趣所在—物我合一、天人合一。

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徵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擅山水、人物、花卉、兰竹,尤以山水著称。其画景致平和恬静,构图层叠而上,笔墨清秀含蓄、苍劲秀润,书卷气很浓,反映了文人的审美情趣。文徵明是明代文人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沈周的画风,又对明末以董其昌为首的文人画派影响极大。他的传世作品有《雪景山水图》、《绿阴草堂图》、《古木寒泉图》、《溪亭客话图》、《烟江叠嶂图》、《湘君湘夫人图》、《兰竹图》、《真赏斋图》(图8-4)等。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弥漫着一种宁静幽远的氛围、淡泊寂寥的文人心境。

图8-2 渔乐图 明 吴伟

图8-3 庐山高图 明 沈周

唐寅(1470—1523),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自刻印章称自己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出身商贩家庭,少时发奋读书,后因故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擅山水、人物、花鸟。早年投师周臣学画山水,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并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清幽淡远、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有《关山行旅图》、《落霞孤鹜图》、《秋风纨扇图》、《王蜀宫妓图》(图8-5)等作品传世。

仇英(1493—1560),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居苏州。出身低微,初为漆工,后改学画,师从周臣,结交文徵明、唐寅等文人画家,对其提高文艺修养和画艺起了很大的作用。擅人物、山水、走兽、界画,精于临摹,技艺精湛。其画既有职业画家技艺精湛、造型准确的长处,又具文人画家的清逸秀雅,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明四家”中,与唐寅同为“院体”画家的就是仇英,仇英擅长青绿山水,有《松溪横笛图》、《桃源仙境图》、《莲溪渔隐图》、《剑阁图》、《浔阳琵琶图》(图8-6)等作品传世。

图8-4 真赏斋图 明 文徵明

图8-5 王蜀宫妓图 明 唐寅

图8-6 浔阳琵琶图 明 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