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儒教与道教》简介
《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儒教与道教》这本书是由.(德)马克斯·韦伯著创作的,《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儒教与道教》共有76章节
1
版本考据
施寒微 韦伯转向世界史课题研究,最初与他对“经济与社会”的考虑有极其密切的联系。他在1913 年12 月30 日给出版商西贝克的信中说,《经济与社会》一书的“宗...
2
导论: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比较宗教社会学初探
这里所说的“世界宗教”,用完全价值无涉[2]的方式来理解,就是最能把为数极多的信徒吸引到自己周围的那五种宗教的或受宗教制约的生活准则系统:儒教的、印度教的、佛教...
3
儒教与道教
...
4
关于文献
J.理雅各已经在《中国经典》中编译了本书中并非断章取义地引用的中国古典文献之伟大的核心著作,并加了校勘注释,其中有些还被选入到马克斯·米勒的《东方圣典》之中。了...
5
第Ⅰ章 社会学基础:A.城市、君侯与神
货币制度——城市与行会——同近东比较的君侯管理与神明观——中央君主的卡里斯马大祭司地位...
6
货币制度
我们心目中早在史前时期的中国,就是一个拥有巨大城池的国家了,这同日本截然不同。只有城市才有被封为受祭礼的地方神。诸侯首先是城主。直到战国的官方文书中,“国”仍被...
7
城市与行会
在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城市,中世纪的罗马教廷和正在形成的国家,都是财政理性化、货币经济以及政治性很强的资本主义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的寺院却令人望而生畏,...
8
同近东比较的君侯管理与神明观
同埃及一样,在中国作为一切理性经济前提的治水,对于从有确切历史记载以来就存在的中央权力及其世袭官僚制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明确的例证是孟子提到的一个建于公元前...
9
中央君主的卡里斯马大祭司地位
皇帝自身的事情,也要严格按照卡里斯马原则处理。这种被习惯了的政治现实是全部构想的出发点。就连皇帝本人也只能通过他的卡里斯马品质证明自己是奉天命做人君的。这完全符...
10
第Ⅱ章 社会学基础:B.封建俸禄国家
分封制的世袭卡里斯马特征——重建官僚制的统一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公共负担:徭役国家与捐税国家——官员与税收包干...
11
分封制的世袭卡里斯马特征
很显然,中国的政治分封制最初与(西方所谓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本身并无干系。倒是这两者在酋长宗族摆脱了男子聚会所及其衍生物的古老的束缚以后,都产生于“氏族国家”...
12
重建官僚制的统一国家
战国时代的争斗使诸侯国的数目越来越少,只剩下少数几个实行理性行政管理的统一国家。最后,秦王在公元前221 年,在排挤了名存实亡的王朝(东周)和其他封臣以后,终于...
13
中央政府与地方官
同一切处于不发达的交通技术条件下的世袭制国家组织一样,中国行政管理的集中化程度也十分有限。即使在建立起官僚国家以后,仍然不仅存在着“京”官(即旧的世袭皇权中雇佣...
14
公共负担:徭役国家与捐税国家
在中国也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最初是这样一种状况:赐予部落酋长及王公一块田,由国民共同耕种。[160]这就是普遍的徭役义务的起源,这种义务后来由于水利建设的急需又...
15
官员与税收包干
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的官员最初是以皇家粮仓中的实物俸禄为生。后来,货币薪俸逐渐取代了实物俸禄,并且永久地固定了下来。形式上由政府付给官员薪俸,但是,政府只用自己的...
16
第Ⅲ章 社会学基础:C.行政管理与农业制度
封建制度与财政制度——军队制度与王安石的变法试验——对农民的财政保护及其对农业制度的影响...
17
封建制度与财政制度
中国人营利欲的异乎寻常的强烈和发展早就是不容置疑的事了。其厉害和肆无忌惮——只要不是宗族同胞——为其他任何民族的竞争所不及,不过,由垄断行会为了经营利益而从伦理...
18
军队制度与王安石的变法试验
在始皇帝统治下,全国被解除了武装[据传说,由官员在36 个为此而设的郡中收缴来的武器都被铸成了大钟(《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
19
对农民的财政保护及其对农业制度的影响
作为国库收入性质的形形色色土地改革努力的成果,无论如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1)没有产生理性的农业大生产;(2)政府对土地占有的任何干预方式以及经营方式都引起...
20
第Ⅳ章 社会学基础:D.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没有资本主义的依附关系——宗族组织——乡村自治——经济关系的宗族制约——法律的世袭结构...
21
没有资本主义的依附关系
在各国角逐政治权力的时代,在世袭制国家里普遍存在的以政治为前提的诸侯御用赞助人和供应商的资本主义,在中国似乎也同全世界一样,在同样的条件下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干...
22
宗族组织
每一个宗族原则上在村里有自己的宗祠[232](直到现在仍是这样),除了祭祀器具外,祠内往往有一块匾,上书宗族承认的“德律”(家法、家规)。因为自己赋予自己规约的...
23
乡村自治
村落式的居民点[239]在中国的基础是对安全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没有任何一点点“警察”概念的粗线条的帝国行政从未得到满足的。大多数村庄都有防御工事,最初像古代城市...
24
经济关系的宗族制约
几乎一切超出个体经济范围的有组织的经济实体,都建立在现实的或模仿的宗族化的基础上,我们先来看宗族这个共同体。以这种形式组织起来的氏族除了宗祠和校舍以外,还有存贮...
25
法律的世袭结构
世袭制的国家形态,尤其是行政与法律适用的世袭性质,在政治上产生的典型后果是:不可动摇的神圣的传统王国与绝对自由的专横与恩宠的王国并存。同全世界一样,在中国,至少...
26
第Ⅴ章 士等级
中国人文主义偏重礼仪与行政管理技术的特征。向和平主义转化——孔子——科举制度的发展——儒学教育在社会学教育类型中的地位——士的等级特征。封建的与学生的荣誉——君...
27
中国人文主义偏重礼仪与行政管理技术的特征。向和平主义转化
在中国,12 个世纪以来,由教育,特别是考试规定的出仕资格,远比财产重要,决定着人的社会等第。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学教育,把它作为社会评价的标准的国家,这种重视...
28
孔子
以公元前478 年逝世的孔子的名义编辑的经典论著,让人从最古老的部分中仍能一睹卡里斯马战争君王的风采。这部赞歌集(《诗经》)中的英雄诗篇也像古希腊与印度的叙事诗...
29
科举制度的发展
从官大人等级中间产生了中国的各级文官,这个官大人等级在大一统的君主政体时代变成了一个有文凭的袭俸禄者阶层,他们当官的资格和级别视通过考试的次数而定。考试分3 大...
30
儒学教育在社会学教育类型中的地位
我们现在关心的是,这种教育制度在大的教育类型中的地位。在这里,当然不能蜻蜓点水似的将讨论教育目的与手段的社会学类型学一笔带过。不过,有几点意见或许不失偏颇。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