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的特性发展与变革

二、教学内容的特性发展与变革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

1.体育教学内容与教育内容的共性

由于体育教学内容是教育内容的一个有机部分,所以,它首先具有与教育内容共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3点。一是教育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教育性体现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好处、摒弃了落后的东西、既有冒险性又比较安全、适合于大多数学生、避免过于功利性5个方面的特点。二是科学性。由于体育教学内容是在学校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教学内容,因此,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具有丰富内涵,是人类文化和科学的结晶;内容的编制和教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三是系统性。体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表现在体育教学内容本身的系统性,以及根据教育的目标、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认识体育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性特点,逻辑地安排各个学校、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

体育教学内容除了在上述3点与其他教育内容具有共性外,还具有它的特性。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有5点。一是运动实践性。运动实践性是体育教学内容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实践活动密切相连,受教育者本人必须在从事以大肌肉群运动为特点的运动时才可能真正学好这些内容。体育教学内容中也有知识和道德培养的内容,但是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知识学习和道德培养,必须通过运动学习和实践去体验,这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二是娱乐性。体育教学内容来自各种身体活动,身体活动的绝大部分来自人的娱乐性运动,所以体育教学内容自然蕴含着运动的乐趣和娱乐性。体育教学的效果也受到体育教学内容娱乐性的影响,这也是体育教学内容与其他文化课内容的主要区别。三是健身性。由于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以大肌肉群的运动为主的技能学习与练习,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会使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使身体得到锻炼。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健身性,如在编制体育教学内容时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身心特点,将这些健身作用进行科学化的设计和控制,在教学过程中对运动负荷大小进行合理安排等。可以说,体育教学内容的健身性特点是其他教育内容所不具备的。四是人际交流的开放性。由于体育教学内容多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的运动,而运动是以位置的变动方式来进行的,因此体育教学内容与其他教育内容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人际交流的开放性。体育教学内容以这种人际交流的开放性为基础,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开放。体育学习中的角色变化远远多于其他学科。五是空间的约定性。体育教学内容还具有“空间约定性”的特点。很多运动必须在固定的场地上进行,甚至是以场地来命名的。由于体育教学内容的空间制约性,体育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使得场地、器材、规则本身也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与变革

1.体育教学内容的变迁与改革的课题

历史角度看体育教学内容的变迁,可以看出体育教学内容有以下变化趋势:首先,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兴起和普及,正规的竞技体育运动正逐渐代替乡土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其次,体育教学内容的数量在减少,但难度有所增加;再次,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娱乐因素逐渐减少;最后,体育教学内容所需要的运动器材越来越正规化。

上述这些变化,使得体育教学内容出现了单调、锻炼性强、要求教学规范化和场地器材条件高的趋势。由此而形成一些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发展的课题。一是改变体育教学内容趋于平常的锻炼和达标相统一的趋势。二是解决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体育活动之间的差距。三是要解决学生因体育教学内容缺乏娱乐因素而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四是要解决与体育教学内容难度相关联的问题。五是要解决乡土教学内容的开发不足和体育教学内容民族化的问题。

2.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呼唤

现在许多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有所不满,概括起来有5点。一是总体上感觉体育教学内容枯燥。二是对从生理上感觉很痛苦的某些教学内容有强烈的惧怕和反感。三是对一些不能理解教学内容的意义、教学形式上又比较枯燥的内容比较反感。四是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被考试项目所替代的现象很反感。五是学生对感兴趣的运动,希望有更长时间的学习过程。

3.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已是体育教学改革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当务之急。体育教学改革应如何进行,朝着哪个方向进行?这可以从总结过去体育教学内容的不足和新的体育教学理念运用中寻求答案。过去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存在5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程度不够。二是只考虑到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对开放性和现代性重视不够。学生喜欢的内容由于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难以选进教学内容。三是确定教学内容时没有处理好统一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四是体育教学内容偏多。五是体育教学内容规定过于机械化。体育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体育教学目标。有学者认为今后体育教学内容的改进有这些方面:首先,以学生为本;其次,教学内容弹性增大;最后,明显淡化竞技技术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加概括,给教师和学生留出广阔的空间,如基本体操删去大部分体育教学中不常使用的队形和队形变化的内容,增加女生喜爱的韵律体操和舞蹈内容。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的手段和方法限制得比较死,应选择一些锻炼手段,让所有的学生都围绕规定的手段进行锻炼。现在的内容设置更多地考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了弹性的设计。当然,由于场地设施、师资等条件的限制,目前还不可能做到适应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放开”是可供选择,给一个“菜单”进行选择,但菜单再大,也有一个基本范围。

预测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将会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学生和教师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权限更宽、教学内容总体丰富多彩。体育教学内容将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并达到锻炼身体目的的真正有用的东西。

4.体育课程与教材的选用

课程问题是任何一种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课程不但集中体现了教育的要求、具体反映了教学内容,而且还是教育质量评估、教学水平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仅从选择体育教材的角度去评价体育课程显然是不可取的。我们还应该看到,教材有一个合理的排列组合问题,即纵向组织原则和横向组织原则。教材的选择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仅来自学生身心需要的多样性,也来自身体练习的多样性。“唯一”或“最好”的教材是不存在的。体育课在健康教育内容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上给了体育教师在选用教材时更多的自主权、更大的余地。教材要多样化和具有开放性,要突出重点,不求面面俱到。处理好各水平阶段的纵向衔接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避免重复,同时注意在继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吸收现代体育文化。体育与健康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

(1)体育与健康教材应突出健身性

健身性是体育的本质属性,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要考虑教材的健身价值。不同的教材,练习的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教材不同的对象效果也会不同。在实际运用中,它对大学生锻炼效果较好,但对小学生却不一定好。因此,教材的选用要根据特定对象进行选择。二是要考虑教材对心理的影响。选用的教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健康的个性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三是要考虑教材的优化功能。一般情况下,只要合理运用,体育教材都有健身的作用。运用时要争取优选出最具健身效果的教材。这有2层含义:其一,要注意教材本身的健康价值;其二,要注意教材搭配所产生的最佳效果。

(2)体育与健康教材要注意文化性

体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具有继承性、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等文化特征。注意教材的文化性也就是要考虑体育教材的文化特征。要注意对优秀传统教材的继承,使教材体系更具有时代气息、更加完整,使学生能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行为规范,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3)体育与健康教材要增强娱乐性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形成终身体育能力。第一,体育教材的娱乐性是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因素。第二,体育教材的娱乐性有利于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领略到体育魅力。第三,通过参加具有娱乐性的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心情愉悦,有利于缓冲学生的紧张情绪,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4)体育与健康教材要具有典型性

体育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教材不但类别多,同类教材项目也多。因此,我们选择的体育教材应具有典型性。典型性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在能满足达成同一教学目标的各类教材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教材。二是在达成同一目标的同类教材中,要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教材。三是选用的教材在同类教材中、在技术结构或身心发展上具有代表意义。体育教材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提高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载体。

(5)体育教材要具有实用性

体育教材的实用性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体育教材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掌握体育知识、培养体育能力、体育方法的训练和身心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选用的教材在教学中要有适宜的教学条件作保证,使他们乐意将教材内容作为终身锻炼的手段,为其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选用的教材对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较高的价值。

(6)体育教材要体现时代性

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以奥运会为标志的竞技体育,每4年都要展示一些新的项目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