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分析
(一)体育教学模式分类
1.运动技能传授模式
运动技能传授模式是一种以运动技能教育观为指导,以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为主要依据设计教学过程结构的模式。在目标方面,主要是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通过“三基”的传授来完成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
2.运动技能传授为主、身体锻炼为辅的模式
运动技能传授为主、身体锻炼为辅的模式是以“全面教育”的体育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教学过程结构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是运动技能的传授和身体锻炼。
3.提高身体素质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控制下,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素质练习,并规定负荷与休息的交替,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中心的一种体育教学活动体系。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导,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活动起伏变化规律和负荷与休息合理交替的规律。目标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
4.培养体育能力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尝试,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活动的策略。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练习和发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自控能力和互帮互学等各种体育能力。目标为培养开发学生各种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5.发展学生个性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从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出发,采用多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以发展学生个性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活动的策略。目标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来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个性,为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现代人服务。
(二)体育教学模式在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现代体育教学模式本身也是一种课的类型,是突出某种教学思想的课的类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以下5个问题。
一是必须结合实际应用,各个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
二是结合体育教学目标选择体育教学理论,确定切入点。因此,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要恰当选择教学模式的类型,既要找准切入点,又要标新立异。
三是把握体育教学模式的框架,把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要素、特性、功能。
四是体育教学模式选择的指向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指向性是我们结合体育教学思想内涵、目标、方法、组织、类型等进行实际应用的体现。
五是体育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综合运用体育教学模式,必须首先考虑体育教学目标和确定评价的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是为了模式而研究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最终归宿是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这是其生命力之源泉。找到两者的最佳契合点,对解决当前体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共同为之思考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