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体育教学模式运用与检验

二、合作体育教学模式运用与检验

(一)适用范围与教学原则

1.适用范围

我们认为自主—合作体育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根据体育教学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我们利用自身教学的有利条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和中学体育课教学中进行了实践,确定了自主—合作体育教学模式最适合的范围是高中和大学体育课。

2.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运用自主—合作体育教学模式除了应遵循一般的体育教学原则外,还应把握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

教师应尽量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情感性原则

自主—合作体育教学模式更应重视情感教学。教师富有人情味的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更自觉地趋向学习目标。

(3)问题性原则

教学必须带着问题走近学生,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科学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分析课堂教学的各组成因素。

(4)开放性原则

其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形式要有开放性;二是课堂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三是由点到面,由此及彼去解决学习问题。

3.运用自主—合作体育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刚开始运用不懂得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这是很正常的。教师的耐心就表现在教师要敢于“浪费”时间,以足够的耐心和勇气指导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合作学练体育。

二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影响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地说,上课伊始应创设一些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近的“问题”或“情境”走近学生,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身体活动、思维活动,再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促使学生在练习中思考。

三是精选和改造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如何精选和改造教材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我们任课教师下大功夫去研究。

四是学会做一个积极的观望者,适时适当地介入学生的活动。自主合作体育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但“自主”不等于教师不引导,不参与。因此,教师如何做一个积极的“观望者”,适时适当地介入和指导学生的活动,既不能过多地干扰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要能在学生需要指导和帮助时发挥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合作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首先,“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以尊重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符合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要求。其实验研究从时代特征和学生的特点出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次,“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效地利用系统内部的互动,使教学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利用组内成员的互帮互学,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从而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最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一起去达到目标,增加同学之间的交往,有效利用竞争与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构建大学体育“自主探求、学教互动”能力型教学模式是大学体育课程特殊性的要求。大学体育“自主探求、学教互动”能力型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以体育俱乐部制为组织形式、以小组或团队合作为学习方式,以运动态度为重点的体育形成性考核方法是实现大学体育“自主探求、学教互动”能力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