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微格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流程
(一)高校体育微格教学的设计原则
1.目标管理原则
体育教育专业使用微格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或者运动技能训练时,要注意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必须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先导,以教学技能为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微格教学方案设计。若偏离了课堂教学目标,不管运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技能都是无意义的。同时,为达到预定的微格教学效果,受训者又必须熟练掌握并且灵活运用教学技能,明确教学技能的训练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2.系统设计原则
微格教学包括了教师、学生、课程(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条件(物质要素)四个最基本的教学系统构成性要素,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学习结果和评价等过程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包含各种教学要素的、复杂的、微观的课堂教学子系统。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要善于划分课堂教学的子系统,在子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达到总体优化。换句话说,就是注意在微格教学设计过程中子系统技能训练和全系统技能训练的关系。
3.反馈和评价原则
如果用形成动作技能的条件反射学说和控制论思想来解释体育专业微格教学训练和提高技能的本质,“就是利用多通道的反馈信息,根据条件反射的抑制原理,对已经形成的不良条件反射进行消退抑制、分化抑制、延缓抑制或条件抑制,促进生成良好的教学技能和运动技能。对于形成的教学技能和运动技能则经过不断地强化,在大脑皮层内形成深刻的感觉记忆划痕,最终形成完善的动作技能”。在微型课结束后,受培训者可及时观看自己的授课记录,并与指导教师、教练员和同学们进行讨论评价,从而获得提高教学技能与运动技能的对策。
(二)高校体育微格教学的设计流程
1.教学设计
我们依照微格教学的特点,把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分为5个阶段:①根据体育教学大纲或训练计划,确定微格教学的内容并且制定分析方法、评分标准;②微型课教学内容设计,确定微型课主要关注的教学技能和运动技术;③明确教师或教练员行为规范以及学生或运动员行为规范;④微型课的实施;⑤分析与评价。
上述5个部分的内容互相影响,而其中的反馈性调节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在进行微格教学设计时,要根据目标管理原则和系统性原则来确定每一次微格教学实践课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实现的目标,同时要明确需要解决哪几种重点教学技能或运动技能中存在的问题。
2.教学技能综合训练评价
进行微格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微型课教学对教学技能进行培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对教反馈调节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教学技能的合理性、技能组合的衔接、使用技能的应变能力等教师能力进行评价。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反馈指导和改进教学方向与技能。
3.体育教育专业微格教学教案
和其他课程一样,从事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也要事先编写教案。当然,采用什么样的教案格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案要简洁、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