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学人性化的检测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检测是体育教学的末端环节。实际上,每一次教学检测都是对整个教学系统和教学效果的总结与评价,经过总结与分析,可以为后续教学的改进与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依据。因而,科学人性化的教学检测模式,对于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自主学习模式而言,亦是如此。在体育教学的检测模式方面,大体上采用的是“评分制”和“及格线”的模式,即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设置相应的考试内容,如立定跳远、跳高、百米跑、一千米长跑等,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打分,再判断是否及格。当然,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测试的手段和内容在不断丰富发展,考试的内容也趋于多样化,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了乒乓球测试、网球测试等项目,同时引入许多先进的体能测试设备,在提升检测精度的同时提高检测活动的趣味性。可以说,这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相比传统单一生硬的检测模式更加有效生动。但是必须注意到,在现代化的检测模式下,“评分制”和“及格线”的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一传统模式的影响下,体育教学效果检测受到较大不利影响。首先,学生的身体机能和体育综合素养存在必然的差别,划分统一的“及格线”显然不够准确和科学;其次,对于学生的测试结果,简单地以是否“及格”进行评价,显得太过粗略,对于学生后期学习的改进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并没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再次,这种检测评价模式很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从而进一步削弱其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热情,甚至对体育教学产生抵触情绪,这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学十分不利。因而,为了完善自主教学模式,高校在体育检测环节应该尝试更加人性化和更加科学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检测自主学习效果,同时为后续学习教学工作的调整提供有效的支撑。
“及格线”这一指标化的模式应该逐步被弱化。针对学生的个体特征和综合身体素养,除基本身体机能测试项目之外,应该更多地和学生学习的课程结合起来,如各类体育运动,参加体育比赛的成绩等。对于测试结果,必须和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基本身体综合素质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判断学生的身体机能是否正常,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后续学习的重点在哪些方面等。这样的测试方式显然更加人性化,充分考虑了学生个人身体素质的差异,同时也更加全面和科学。在测试过程中,借助于现代化的各种检测手段、仪器,可以进一步提升测试的趣味性,如阶梯测试仪(用以测试综合身体机能)、身高体重测试仪、肺活量测试仪、跳高测试仪等。在测试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将体育检测与学生身体机能的检测结合起来,形成针对学生综合身体素质评判的完善数据,这对于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试完成之后,“评分制”的模式同样也应该逐步淡化。对于学生的测试结果,不再以简单的分数进行表示,而是出具一份详细的检测报告。在报告中,详细列举学生各项检测数据,对比学生的身体要素,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机能正常,值得保持,同时指出学生哪些机能需要加强,并给出改善和运动的建议,同时列举不良生活习惯,呼吁学生克服或改正。这样的检测模式实际上极大地扩充了目前体育教学的检测环节。人性化的检测模式在发挥科学检测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大大拉近学生和体育运动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和自身身体机能紧密的联系。检测报告给出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的热情,而报告中给出的建议,则可以成为学生进行后续自主学习的范本与引导性文件,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意义。对于自主教学系统的完善和形成良性循环,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