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世界历史的层次简述
虽然当今世界已然变成了“地球村”(加拿大传媒学宗师麦克卢汉1962年提出),经济全球化早已变成现实,科技与网络信息的传播通达世界每个角落,但是对于世界范围的文明历史的叙述却不成熟,甚至连世界史的定义与解释也是众说纷纭。事实上,世界史或全球史是“二战”之后才出现的一门历史分支学科,尽管很快得到众多历史编纂者的积极响应,但种类繁多的“世界史”作品仍没有一本得到学界普遍的接受。归根结底,我们还未建立起一个科学的历史观来有效而全面地解释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的所有重要线索与内容,没有一个合理的历史观来整体地把握人类社会从原始氏族社会的前历史状态走向文明,并达到当前全球化的世界一体化的历史运动的内在规律,更难以对人类历史未来的发展进行有效的预测。但是,在20世纪灾难性的两次世界大战后,具有历史视野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发生的世界一体化历史,从各种视角、各种层面或领域来探寻历史背后的“克里奥之谜”。
关于现代文明的起点,存在不同的层次标准与说法。作为历史叙述,从历史发展动力来看,人类文明历史发展具有共同的动力之源即满足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其中既有人自然天性的需要也有精神文化的需要。人与人之间普遍交往的社会需要是超出单个个体之上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一方面来自每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并与之契合;另一方面,社会群体作为一种人类组成的社会有机体,也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需要:普遍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等各个层面上的展现。这也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多层次的模型一致。如此就可以把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为代表性的事件节点,因为它使真正的全球交往成为可能,并且也很快实现成为历史事实。之前是世界各地传统文明相互隔绝,之后是全球性的普遍交往关系的建立,而且带来了世界历史的重大意义,各地传统文明的优长都被吸收,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对传统文明的超越。
西欧国家在开辟新航线打通世界商贸通道后,逐渐获得世界市场资源利用的先发优势,通过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初创出一种新的世界商业文明,即以科学化、工业化和民主化为基本原则的现代文明,通过合理变革整合了西方社会,开始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多层面获得优势地位,包括战争武器上的各种技术升级,开启了西方的殖民主义扩张。同时,在经济商贸层面上的合作也促成世界各地区的市民社会彼此相连,宗教与文化层次上的世界传播也结合着资本主义精神向世界传播开来。西欧国家相比中国、印度传统的封闭主义社会表现出显著的扩散性,而且在同其他诸传统文明或文化进行碰撞、渗透和交互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自身,例如创建民族国家主权原则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完善基本的人权等法案。
现代文明在世界的扩散是分阶段地由局部而逐渐整体进行的:首先是在欧美和日本,其次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最后波及全球。在这个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也出现这样的结果,东方民族独立自强的意识开始觉醒,经过艰辛的反传统主义、反帝国殖民主义,也走上了现代民族国家的道路。具体表现为殖民体系的崩解、中心国家势力的分散、第三世界的兴起和世界财富分配相对均匀化的倾向,或者从国际政治格局角度看,表现为由英国或欧洲独霸到美苏争霸,再到可能出现的五极乃至更多极世界的演进——这是在世界范围内全面贯彻现代文明基本价值观念的一个逻辑结果。
有人把现代文明史描述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是对前现代世界各文明区域之间相对平等状态的一种终结,随即也开启了全世界源于多个传统文明的各民族之间的某种新的平等关系的发展,但这种平等不同于原来的文明体相互之间的平等,而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平等,深入更细节的文明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信仰,乃至一些具体的政治规定性如自由、人权、民主等核心观念的广泛传播。这些核心观念也正是现代世界文明得以成立的基本根据。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可能民族与种族、性别、地理、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不同,但我们拥有一套共同的基本原则与生活方式。
这段历史发展内容十分丰富,而且越来越复杂,学界也常把这五百年的现代世界文明的历程划分为早期即近代(1500~1815年)、现代(19世纪~20世纪)。如果再细划分,早期即近代包括两个阶段:西方的兴起(1500~1650年)与现代文明的诞生(1650~1815年)。[24]在前一阶段,主导线索是在商业精神与各种因素作用下,西欧远洋探险,从而带动了全社会的巨大变革,并突破多个传统文明相对平衡的多元世界格局。当然,各种因素需要在层次框架下才能看得更清楚,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早期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发展等形成多层次社会的内部互动。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也随着发生了变化,从而开始了世界殖民。
现代文明的诞生绝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有包含现代文明的所有核心要素在每个当今生活世界多重层次的萌芽。最重要的是科学、工业经济和现代政治等三个伟大层次上实现了革命的突破,为现代世界奠定了三大价值基石——延续文艺复兴传统的结果诞生了科学化(或曰理性化,这是基础之基础)、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与社会化大分工的重组和民主政治(当然,民主政治的现代道路非常艰辛,绝非一蹴而就)。文明在三大层次上向世界各地传播并逐渐取代各地传统的文明形态。而率先开展三大革命的英国在其强大的经济、政治与军事实力下进行殖民扩张,在1815年基本确立世界霸主地位,成为史无前例的“日不落帝国”,其他先进国家,包括法、德、意、西、葡、美等国也开始扩张,从而大幅度地拓展了世界性商贸流通驱动的交往网络。
对于现代阶段,有人以“一战”“二战”或20世纪60年代为节点将其划分为现代与后现代两个阶段。[25]虽然具体界线不那么清晰,也没有明确界定的意义需要,但现代阶段基本是现代文明的全球传播与扩散、改良,包括现代文明诸观念与原则在世界局部地区的扩散与改良、在全球的扩散与改良。在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传统等不同的层次上激起不同的反应,文明的相互碰撞与冲突反过来也改良了世界文明的观念与实践。由于现代文明的世界化扩张与传播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学界也常将它分为前期局部化与后期全球化两个历史阶段。先是局部性的,直到西方世界普遍完成现代化的经济工业化(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政治民主化、社会组织的城镇化,理性主义精神在其区域内被普遍接受,从而在“西方文明中心”这个区域内部形成了巩固的现代生活方式,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与各方面的实力,从而展开向全球推广与传播现代文明的进程。
因为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每个层次的逻辑有地理、历史文化等民族性特征,因而在各地表现不同,例如英国几乎在所有层次的逻辑上都走在前列;而德国则在哲学、思想观念上走在历史前列,但在经济与工业化、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方面都显著落后于英法;法国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政治解放的革命冲动,对专制的深恶痛绝也直接影响到后起的美国,西班牙、葡萄牙虽最早进入航海时代,但因文化与政治传统而深陷文明旋涡。
总之,各地表现出不同的节奏,而且还有快速的工业化所带来的早期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下的社会阶层、阶级分化与冲突,无产阶级的运动不断兴起。这对于现代文明中心的西欧作为一个整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单一的英、法的规模还不足够,因此需要西欧作为整体的文明实体的强大实力为基础。巧合的是,当西欧作为文明实体的一个整体通过内部各种层次上的改良而得到了巩固,第二次工业革命随之而来,科技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层次的活跃,进而渗透到政治与军事等各层次,现代文明的扩散与改良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引起了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动,但同时也引起东方国家的民族觉醒。具体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国家在共产主义(其实是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双重威胁面前进行局部调整,进一步提高了内部的民主化程度;宗主国的资本输出和文化输出,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启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强意识,从而推动了亚非拉各国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的蓬勃发展。
后现代社会,则是“二战”之后现代文明世界版图的新平衡阶段。首先是现代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经过前面的阶段从局部到全球的“扫雷”而高歌猛进。节奏变得更加顺畅,间或有反复与曲折,也仅表现在传统文明习俗十分顽强的边缘地带,或者王权主义传统强烈的某些地区的政治层次的现代化曲折。当然印度的种姓制度之类的传统恶习(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合理的,但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渐变成一种恶习),由于文化教育、社会资源的匮乏尚有更多的时日。现代文明的诸原则,及其显著的相互融合性与外显的优越效果,得到越来越多地球人的普遍认同。曾经的“西欧”中心与其他世界的“边缘”格局发生了变化,例如,在科技与经济方面,从西欧中心到向美国、日本的迁移。殖民体系一去不复返,第三世界逐渐发展起来,局部地区与“亚洲四小龙”、中国的经济崛起,国际政局在把握相应的变化上缺乏把握能力,新平衡仍处于动荡之中。现代文明在大规模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令人焦虑的新问题,如核毁灭的威胁、地球村的生态环境破坏、种族冲突加剧和贫富差距扩大,等等。现代文明一方面受益于科学技术,另一方面也受限于其引发的种种问题,如技术滥用、AI的潜在危胁,这些都是历史发展中的内在问题,但外显出来却成为整体文明与人类每个人的困惑。文明发展的逻辑进入细化的粒度与微观层次,也可能表现为全世界的“今日头条”。
甚至有人根据科技革命对全球化的重大作用而把20世纪80年代网络信息化作为全球化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节点。此外,各种依据不同方面的重大革命性事件为标准的次级层次的划分就更多了,例如2023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标志智能革命时代的来临。随着新一轮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事件的不断来临,如高温超导、核聚变、脑科学研究、DNA工程、纳米新材料等,每一个都将对人类文明历史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与人们交往方式形成革命性的重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的确都将是一个新的世界历史的开端。然而,世界历史对于人的原初意义不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普遍交往的实现、生存方式在各个层次上的理性化与整体的合理化。
从层次的辩证运动来看,现代文明的历程就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层次之间,因各层次逻辑演化的不一致性而导致的层次摩擦、适应与克服的过程。“层次摩擦”是对层次之间异步性导致相互矛盾的形象说法,其实是层次之间的冲突,即层次之间的逻辑不协调性,外显为层次逻辑的历史断裂。例如,政治革命、经济生产的工业化新形态、科技革命、文化变革与改良,社会组织的变迁。其效果在外显的方面,如政治、军事、经济,表现为现代先行的强势文明实体(西欧列强)对后发的弱势文明实体(亚非拉世界)的帝国主义掠夺、殖民与权力输出。因为层次及其逻辑因层次的不同界定而明显不同,层次的演化与逻辑也有不同的轨迹与节奏,有的节奏符合这个层次本身的内在品质与规定性,有的则不符合。例如现代年轻人对新传媒与城市快生活节奏已经适应,老一代人则明显不同,又如美洲的印第安民族、中国一些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对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表现出明显的拒斥。因而,历史断裂所造成的不平滑带来人与社会在心理、精神方面极大的振荡,由此而引起的苦难通常由国家与身处摩擦中的人民大众来承担。
首先,以现代文明成熟的三大革命成果与社会生活中的四大层次的结构来描述。其一,政治革命是最为激烈而显著的层次活动,在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传统历史中,到处都是明目张胆的等级划分,而法国大革命让三个等级的制度一去不复返。这是现代文明最显著区别于古代、古典文明形态的历史新标记: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民主成为基本的政治理念,现在,连种族、性别歧视也成为历史了。政治这个被亚里士多德称为人第一实践的活动,现在逐渐从王权退却为有限度参与调节的市场经济社会的守夜人,这是对现代政治基本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转向理性政治的管理与治理方向的最好注释。政治逻辑越表现出退隐,对强权力的使用越谨慎、越淡化,现代社会的经济、科技,尤其文化层次展开的自由而普遍交往的空间就越大,就越接近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其二,科学技术革命产生了两个显见的效果:一是直接提升了社会生产力,这已经得到现代经济学的解释了,而且成为第一生产力,带来社会物质生产的几何级数的增长;[26]二是它承载、体现与传播的科学理性主义精神随着其生产、产品而波及世界,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层次的逻辑,并以自我验证的表现向世界传播理性主义的价值。这从当前世界各地普遍的教育内容中的科学因素可见一斑。无论多么坚固的宗教信仰或者王权主义的政治迷信,都会受到科技理性的全方位渗透与侵蚀,通过改变年轻一代的精神与信仰而让世界最终完全走出古老文明保守主义传统的各种残余。其三,经济革命让市场经济与现代职业精神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生活方式与交往场域,不仅是经济交换,而且是个人才干与能量的交换,现代社会对工作日与周末、职业与业余生活的结构性方式的设置也提供了一种社会人际关系与社会能量与资源的中介空间。经济革命与科技革命有效的结合形成了多重层次的复合社会效应,成为最强大的现代化主要层次的逻辑形式,衍生出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社会产品、扩展着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它们联合起来让传统的王权政治自惭形秽而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当然,在一定历史时段或与现代社会存在文明差序性的地理空域,如有独特传统文化与历史的亚非拉地区,仍有政治必要而合理的存在空间。其四,现代历史进程中,文化层次的逻辑以平静的温情抚平所有政治革命的火与血,展现出最宽宏的胸襟包容各种经济危机的社会伤痕,文化还赋予科学技术以社会意识形态的支撑,抹平每个层次内在的断裂与层次之间的冲突,让它们得到理解,因而,文化层次具有越来越大的包容性、多元化与多样性。文化层次是最有历史底蕴的人类建构,是最底层的文明历史的积淀,也是人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最后底气。在微观的历史研究中,最不可忽视的是文化与其他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次,以文明体系、国家为单位看,也存在内部的层次辩证发展的历程。例如,西方的兴起是地理格局的外在表现,但内在文明因素是世界普遍交往的开始,从地理可能性的建立到商业流通,军事层面上的强势建立,军事对脆弱政治壁垒的冲击,反过来导致商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导致资产阶级的兴起,对内政的传统君主制度的冲击,导致资产阶级革命,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分工与科技的不断改进,最终导致工业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源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精神在科学技术、商业活动、政治革命中得以延续,并以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文明呈现出来。而对其他如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或印度文明体系来说,则有更复杂的内部层次性变迁与更多痛苦的经验,如革命浪潮、君主专制制度的崩溃、信仰危机、传统宗教走向宽容、政教的分离等。不过,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现代文明给予了响应,表现在从不同的层次上不同的响应程度,例如对科学技术与经济工业化生产方式,几乎是顺从性的,而在政治、文化的层次上则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与结果,例如来自西方现代文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道路,其历程与经验丰富了现代世界文明。
最后,以各种不同的次级层次、重要因素来进行的现代文明叙述。每个层次或历史要素都有自己的逻辑与演变的历史规律。但都是现代世界文明中的一个层次、一条线索,或一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