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信息学的发展
(一)国外护理信息化建设历程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一些大型医院将大型计算机应用于医院管理。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开发和应用医院信息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容量储存设备出现,信息系统建设费用大幅度下降,这促进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出现了护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护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目前国外护理信息系统已相对完善,护理信息更加集成化发展,可实现护理各个方面的无缝衔接,保障护理行为安全。
(二)国内护理信息化建设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期,计算机开始进入我国护理领域,主要局限在单机运用,如门诊、住院患者费用管理等;80年代中期,部门级局域网环境下开发的护理信息系统(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NIS)开始应用于管理系统,如住院患者管理等;90年代中后期,我国医院信息化进程大大加快。进入21世纪,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紧跟国际发展步伐,开始研究和建立数字化医院,这一阶段主要以临床信息为核心,建立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从以经济管理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模式走向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信息为主线的临床信息系统。
(三)护理信息发展的未来趋势
由于护理技术蓬勃发展,电脑、局域网络、互联网等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医疗机构对信息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护理信息系统也就应运而生。护理信息化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与临床路径相匹配的应用软件的不断升级和改进,利用护理信息化创建特色医疗护理服务体系,使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护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为护理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未来更好地实现医院高水平、高效率的医疗服务提供了广阔前景。护理信息发展的未来趋势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点。
1. 护理信息是护理工作重要的建设内容之一
护理过程与护理质量息息相关,而护理计划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国内护理信息系统的护理计划部分尚未完全建立护理决策诊断知识库,而具有决策支持的护理信息系统是未来护理信息建设的发展趋势之一。
2. 建立护理临床路径
基于国家对电子病历评级的要求,结构化电子病历是必建项目。此外,要遵循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下疾病的诊疗依据,护理工作则必须有一个常规可供遵循的护理临床路径,使得未来护理信息在医院经营管理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人员必须构建符合疾病的护理路径及健康教育系统。
电子病历的实施越来越广泛,信息安全和患者隐私问题也随之产生,护理人员在每日工作中都要接触患者的隐私信息并处理大量患者资料,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信息安全意识,切实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利。在护理管理越来越精细化的情况下,医院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也趋于无纸化、数字化,护理管理者通过良好的系统可以更加省时省力地了解护理人员的信息更新、排班情况,实现护理教育培训、护理质量管理等。因此,用好护理管理系统是精细化管理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