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过程

二、建设过程

(一)设计思路  

1. 成立交班报告研发组  

由护理信息组、信息科和软件工程师组成护理交班报告系统建设小组,其成员包括护理信息干事、临床护理专家、护理管理专家、计算机工程师、信息科专职成员。具体分工如下:护理信息干事负责现有护理交班场景的调研、文献检索、会议记录、资料整理、数据分析、系统测试、应用评价等;临床护理专家和护理管理专家主要负责护士交班知识库的构建,界面的设计;计算机工程师负责系统开发及测试;信息科专职人员负责系统工程进度、信息架构技术指导和全面管理。

2. 需求调研  

运用现况调查法分析护士交班场景和各场景的交班内容,选取全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及儿科中各一个护理单元对护士交班过程展开调研,每个单元参与2次交班。我院护士交班场景主要有3个:①在护士站阅读纸质交班报告;②在护士站进行全病区总体情况的口头交接;③在患者床边进行单患者交接,同时记录各场景下护士交班的主要信息。

3. 系统设计  

召开专家论证会议,确定智能护理交班报告系统的功能框架,结合现况调研、专家知识、经验逐项讨论不同场景下交班的信息项目,每项信息的具体呈现内容、数据来源、呈现方式等因素,经会议讨论达成共识:确定不同场景下交班信息项、界面的设计方案、信息项的数据来源,论证人机交互的信息结构等。

4. 数据导入 

确定护理交班报告数据并导入系统,护理交班报告数据包括病区项目数据、病区班次数据、交班话术数据等。

5. 系统功能测试 

由护理部、信息科专职人员与软件工程师确认最终设计方案后,护理信息组进行系统的内部测试,并与项目组人员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对系统进行修改、完善。

(二)智能护理交班报告系统的应用 

智能护理交班报告系统的应用包含护理交班报告规则的维护、专科交班话术模板的设定和形成交班报告三大部分,其极大地提高了交班的规范性和护士的工作效率(图3-14)。

3-14

1. 护理交班报告规则的维护  

(1)病区项目:主要用于交班报告中展示所统计的各类别患者人数,包括现有患者人数、出院患者人数、转出患者人数、手术患者人数等,每个病区应根据本病区所需内容自定义需要展示的病区项目。可在病区项目中操作栏点击“开启/关闭”及排序箭头进行病区项目管理。病区项目下设详细配置明细,主要用于配置该病区项目内患者的基本信息显示项,如年龄、性别、诊断、标识等。

(2)病区班次:是从护理排班系统自动获取的班次。班次的开启和排序操作同病区项目。每个病区最多选择2个班次,班次数量超过3个会在交班报告查询时弹框提示。

2. 专科交班话术模板的设定 

话术模板是交班报告中显示患者具体交接内容所编辑的一套通用模板。病区护理交班话术模板以自定义系统抓取和自定义编辑组成。可在全院模板的基础上,根据科室病区项目设定的内容自定义抓取患者的一些数据,如姓名、性别、年龄、体征数据、主诉、入院诊断、护理级别、预术、手术、出院日期等插入话术模板框,并可对抓取数据的余下部分固定话术编辑。编辑后话术模板框呈现“[项目名称][项目明细][入院诊断][入院时间]以[主诉]为主诉收入科室,患者[生命体征],今晨血抽,检验项目已告知”。其中方框内均为系统可自定义抓取项目,余下部分固定话术编辑。

话术模板分为公共模板(对所有班次生效)和班次模板(对相应班次生效),当两个模板同时存在时默认使用班次模板。

话术模板中除特殊科室外(如ICU、儿科、血液净化中心等)制定统一护理文书项目,每个科室结合科室自身情况进行勾选。自行勾选科室在护理交班报告中所体现的项目及项目顺序,本科室交班的班次,如二班制或三班制,制定本科室在交班报告中所需的话术模板,特殊科室根据自己科室的特点制定特定的话术模板,如儿科患者的奶量、患者的透析量、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以及ICU患者的特殊交接等,体现出重点科室的交班内涵。

3. 形成交班报告

交班报告(图3-14)自动抓取科室需交班病区的项目内容、项目明细及病区项目内容相对应的话术模板,直接形成交班报告,系统具有对已生成交班报告的编辑功能,即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二次编辑,填写完整后,点击“交班”按钮完成交班内容的保存。交班必须点击“交班”按钮,否则交班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