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过程
(一)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系统的设计
1. 组建项目小组
由医院护理部牵头,护理信息组、信息科、软件工程师共同组成研发小组。护理部提供思维架构,信息科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软件工程师构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系统的功能。
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调研临床工作需求,分析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能性,助推临床工作效率的提高,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患者安全。
3. 系统设计
智慧护理病历系统由我院护理部、信息科与软件公司联合开发。护理信息组与软件工程师对接,沟通系统设计的目的、功能、数据提取等临床需求,确定系统实施目标。该系统与HIS、EMRS、LIS、MCS以及AIMS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智能传送;优化系统管理;对接医务部规范化、标准化套餐医嘱开具;明确各类班次属性,包括责班设置、上班小时数设置、白班与夜班工作时长设置等,实现各班次引用来源全院统一。
4. 数据导入
依据《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结合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数据上报要求,导入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定义、纳入范围、排除标准、计算公式等,确定变量数据系统的提取来源、监测范围、监测方法等。
5. 系统功能测试
由护理信息组、信息管理员与软件工程师确认最终设计方案后,软件工程师完成系统开发,护理信息组进行系统的内部测试,护理部质控组及护理信息组进行系统数据提取、来源审核及数据验证,与项目组人员对存在疑问的数据进行反复讨论,对系统提取规则进行优化。
6. 系统试运行
系统建立之初,在各专科选择试点病区进行试用,并反复讨论,对系统功能进行优化。系统测试完成后,在全院范围内推广应用。
(二)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系统的应用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系统包括基础设置和功能模块。其中基础设置包括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上报病区分类维护,功能模块包括数据填报(病区数据查看)、收集表管理、敏感指标统计、敏感指标分析四部分。
1. 基础设置
系统支持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上报病区级别分类与院内病区名称的匹配,可实现在不良事件信息表导出时,表格中的发生病区名称(病区一级分类/病区二级分类/病区名称)与院内病区名称保持一致,模板支持一键导入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2. 功能模块
(1)数据填报查看。数据填报查看包括护士数量配置相关数据、人力资源结构相关数据、离职相关数据、不良事件相关数据等。所有数据从护理人员档案管理系统、护理排班系统、HIS、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等系统中自动抓取,以表格形式展现,纵标以时间跨度呈倒序排列,横标展示相关数据。所有相关变量名称框均设有触发功能,当鼠标移至相关变量名称框内时,界面下方自动展示变量释义,包括定义、纳入范围、排除标准、举例说明等内容。同时,相关变量文字下方设置有特殊符号“○ i ”,通过点击特殊符号,系统弹框可查看具体变量的数据明细,且可进行具体日期切换,左上空白框内展示数据提取规则及变量计算规则,系统以左右数据表格的形式分类展示白班及夜班时间段内护理患者数。
护理部主任可查看全院每个病区每日数据明细,展示界面同病区数据填报界面(图4-8)。
1)护士数量配置相关数据:
a . 护士数量配置相关数据:实际开放床位数、全院执业护士数、病区执业护士数、白班责任护士数、白班护理患者数、夜班责任护士数、夜班护理患者数、病区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在院患者数、新入患者总数、新入患者总数(不含转入)、不同级别护理患者占用床日数。
b. 重新计算功能:当病区班次属性进行调整时,比如修改班次时间,或者既往已过日期班次有调整修改时,可通过点击右上角“重新计算”获取最新的数据变量。该功能仅针对在岗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白班责任护士数和夜班责任护士数三项数据变量进行重新计算。
2)人力资源结构—职称相关数据:从护理人员档案管理系统中抓取数据,可查看科室护士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相关数据,同时可查看变量明细及数据释义。
3)离职相关数据:从护理人员档案管理系统中护理部审核通过的离退休申请中抓取数据。护理部及科室可查看辖区内护士离职的相关数据,同时可查看变量明细和数据释义。
4)身体约束相关数据:从H I S 中提取长期和临时开具的保护性约束医嘱。如果同一个患者当日开具多个保护性约束医嘱,系统当日只计算一次。
5)导管非计划拔管相关数据:包含气管导管、中心静脉导管(CVC)、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尿管、胃肠管的留置总日数及非计划拔管例次数;各类管路留置日数自HIS提取;非计划拔管例次数在不良事件系统中抓取,由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系统实现自动提取,显示在发生日期相对应的数据表格中。
6)导管相关性感染数据:包含PICC 、CVC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尿管相关感染例次数,数据从感控系统中提取。有创机械通气总日数从HIS中自动提取。
7)跌倒相关数据:系统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系统中提取主管部门已审核通过的事件,界面根据跌倒伤害级别进行数据分类展示,包括住院患者跌倒无伤害例次数、轻度伤害例次数、中度伤害例次数、重度伤害例次数、死亡例数,同时系统自动合计展示跌倒伤害总例次数、发生总例次数。相应日期内的不良事件例次数,支持点击同框内的特殊符号,可进行信息收集表查看及编辑。
8)压力性损伤相关数据:系统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系统中提取主管部门已审核通过的二期及以上的病区压力性损伤新发病例数,信息收集表的查看及编辑同上。
9)职业暴露相关数据:系统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系统中提取主管部门已审核通过的护士锐器伤例次数,信息收集表的查看及编辑同上。
(2)收集表管理。
收集表管理即不良事件信息收集表管理。收集表管理模块可查看系统提取的所有不良事件相关信息收集表,同时支持发生科室、发生时间、事件类型等筛选功能,支持批量导出功能(图4-9)。可查看具体事件的相关信息,以跌倒/坠床相关信息收集表为例,系统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系统中自动抓取跌倒/坠床相关信息,包括住院号、入院/发生时间、跌倒次数、发生地点、发生前患者活动能力、发生于何项活动过程、伤害程度等。
对于导管感染等相关信息收集表,当信息收集表内信息有缺失时,收集表管理界面的填写状态栏显示红色“不完整”字样,点击该事件相对应的特殊符号,系统通过“钉钉”智能推送提醒消息至病区护士长“E护助手”端,提醒其及时补充相关信息。
(3)敏感指标统计。
敏感指标统计即数据查看,包括护士数量配置相关数据(图4-10)、人力资源结构相关数据、离职相关数据、不良事件相关数据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系统自动进行大数据分类汇总,可根据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筛选查看,同时支持导出功能,便于护士登录查看,为持续质量改进及临床护理决策提供依据。护理部主任权限下,可查看全院月度、季度、年度的数据,同时可查看各病区数据。
(4)敏感指标分析。
可根据月度、季度、年度对全院或者某科室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数据生成统计图并进行分析,生成质量分析图表(查检表、柏拉图、柱状图、箱式图、管制图等),同时支持多科室对比及导出功能(图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