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大数据的应用
(一)推进健康医学大数据临床和科研应用
(1)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心脑血管、肿瘤、老年病和儿科等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集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国家医学大数据资源,构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2)加强疑难疾病和慢性病管理等重点方面的研究,强化人口基因信息安全管理,推动精准医疗技术发展。
(3)围绕重大疾病临床用药研制、药物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等需求,建立药物副作用预测、创新药物研发数据融合共享机制,建立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体系。
(4)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优化生物医学大数据布局,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研究网络,系统加强临床和科研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提升医学科研能力及应用效能。
(二)加强健康医学大数据行业治理应用
(1)加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评估监测,加强居民健康状况等重要数据精准统计和预测评价,有力支撑健康中国建设规划和决策。
(2)综合运用健康医学大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健全医院评价体系,推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健全对医疗、药品、耗材等收入构成及变化趋势的监测机制,协同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药品招标采购、药品使用等业务信息,助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3)医学大数据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应用包括诊疗方案成本效益分析、临床决策支持、比较效果研究、临床质量分析、合理用药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医疗不良事件分析、医疗器械安全性分析与评价、患者行为预测等。
(三)智能健康管理应用
(1)智能健康管理应用包括患病风险预测、自我健康管理、健康评估预警、康复跟踪、健康处方制定、健康异常提醒、远程健康监测设备研发等。
(2)基于移动互联网和高通量生物组学技术产生的海量健康大数据,采用机器学习、生物信息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描述、预测与处方分析,对常见疾病的高风险人群进行大数据识别,实现全生命周期精准健康管理和有效干预。
(四)强化人口健康信息化与大数据风险预警和决策应用
(1)利用现有的健康医学大数据资源,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数据融合及地理空间技术,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紧急医学救援、综合指挥调度能力。
(2)以居民健康档案整合慢性病管理信息,强化动态监测与监管,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3)加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预警评估分析,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流行病学分析、疫情研判和疾病预防控制。
(4)推进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实现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医疗保健服务跨区域动态跟踪管理。
(5)构建国家和省、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实现食源性疾病信息的实时上报,形成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库。
(五)培育健康医学大数据应用新业态
(1)加强健康医疗海量数据存储清洗、分析挖掘、安全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新发展健康医疗业务,促进健康医疗业务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健康医学大数据产业链,不断推进健康医疗与养生、养老、家政等服务业协同发展。
(2)发展居家健康信息服务,规范网上药店和医药物流第三方配送等服务,推动中医药养生、健康养老、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文化、体育健身、健康医疗旅游、健康环境、健康饮食等产业发展。
(六)研制推广数字化健康医疗智能设备
支持研发与健康医疗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生物三维(3D)打印技术、医用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健康和康复辅助器械、可穿戴设备以及相关微型传感器件。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提高数字医疗设备、物联网设备、智能健康产品、中医功能状态检测与养生保健仪器设备的生产制造水平,促进健康医疗智能装备产业升级。
(七)精准医疗与医药研发
医学大数据在精准医疗与医药研发中的应用主要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药物靶标发现、新药研发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