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临床护理信息管理系统

五、重症监护临床护理信息管理系统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作为全院危重患者集中救治的场所,其医疗和护理质量均体现了整个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这对医疗行为和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更严谨的要求。然而,ICU经常要面对病情变化快、抢救频繁的患者,对护理电子病历系统的要求有别于普通科室,表现为记录内容更详细、客观数据获取更频繁、计算数据更多。因此,ICU的EM R独立于其他普通科室。重症监护临床护理信息管理系统覆盖了重症监护相关的各个环节,它以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为主线,利用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信息流,将ICU日常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减少了ICU护士在记录患者体征和手工操作医疗护理文书方面的工作量。该系统功能包含:床位管理、医嘱管理、静脉用药智能管理、护理记录和文书模板管理等模块(图2-16)。

2-16

(一)一览式床位管理

一键点选床位管理,可获取所有在院患者床位信息。患者信息包含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主管医生、主管护师、入科时间/出科时间、出科方式、患者结局等。床位管理为开放性模块,一般客观信息将从HIS自动抓取,护士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点选或输入实际数值,如出科时间、患者结局。床位管理模块可通过输入患者姓名或住院号的形式查询已出科患者的危重护理记录,方便随时调取出科患者的病历信息。

(二)医嘱管理

护士可根据患者实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使用情况在重症监护临床护理信息管理系统中完成电子执行,准确录入每小时液体入量。医嘱管理模块自动划分治疗用药医嘱和非治疗用药医嘱,分别用“医嘱”和“说明医嘱”代码表示,自动隐去说明医嘱。护士打开医嘱管理界面,系统将默认显示所有长期或临时的治疗用药医嘱(图2-17)。

(三)静脉用药智能管理

由于危重患者的病情需要对静脉用药的泵注速度有着严格要求,因此危重患者护理病历中客观体现治疗用药的输注速度非常重要。护士在医嘱管理模块中输入药物开始输注时间和速度,系统将自动计算每小时剂量、结束时间。通过预先设置血管活性药物标记符号,系统可识别药物类型。护士输入每小时泵入速度后,系统自动计算出患者每千克体重每分钟的微克量。这一功能避免了人工计算的错误,节省了护士病历书写时间,有效提高了静脉用药管理的正确率,减轻了ICU护士的工作负担。

2-17

(四)护理记录

1. 生命体征自动获取

重症监护临床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与监护设备的数据连接,可实现自动抓取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客观数据,不仅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记录的准确性。主观资料以表格形式或点选方式录入,护士可一目了然地了解患者神志、瞳孔等。

2. 生命体征动态趋势展示

护士登录重症监护临床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后可查阅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体温等数据。医护人员可浏览患者24小时内的生命体征变化,便于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图2-18)。

3. 清单式管道管理

危重患者常需建立多种供给性管路、监测性管路、排出性管路。为防止置入管路带来的导管相关性感染,需要明确患者各类管路的拔出时间。ICU护士常因繁重的护理任务不能及时注意到所有管路的拔出时间,这增加了导管留置时间和感染发生率。清单式管道管理模块可将患者所有管路集中显示,包括管路名称、置管时间、置入深度等。护士通过点选方式选择管路名称、位置等信息,手动输入管路保留时间,系统于临近拔管时间的72小时内弹窗提醒。每班护士登录重症

2-18

监护临床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后均可看到所负责患者的管路情况,明确各个管路的留置期限,做到及时拔管,保障患者护理安全(图2-19)。

2-19

4. 出入量管理

ICU患者的出入量需严格管理,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在系统中个性化手动配置患者的出入量信息,如患者尿量、各种引流液、饮食饮水量等(图2-20、图2-21)。

2-20-21

5. 特殊情况交班

患者有特殊医嘱要求或非病情相关的特殊事宜需要交班时,可使用特殊交班功能,减少因口头交接导致的遗漏。护士在特殊交班功能中输入需要交接的内容并保存,下一班次护士打开患者电子病历界面,系统将自动弹窗显示交班事项以提醒本班护士注意,确保患者的特殊情况得到关注,如图2-22所示。

2-22

(五)文书模板管理

文书模板管理功能包含患者入科模板、抢救记录模板、紧急气管插管操作模板等。通过首字母或关键字模糊检索,护士可快速查找相应的护理记录。通过建立规范、统一的护理记录模板,系统能将记录内容标准化、便捷化(图2-23)。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