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状与展望

二、现状与展望

1. 缺乏对信息化护理教学的系统性认识

信息化教学的开展还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技术应用层面,将多媒体教学等同于信息化教学,缺乏对信息化教学的系统性认识,对信息化教学的本质内涵理解不够深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理专业临床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成果不尽如人意。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应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结合现有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不断优化教育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2. 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能力不足

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能力不足,影响了信息化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职业素养主要集中在专业素质与能力方面,而信息化教学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与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满足多媒体技术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就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护理专业的教师队伍现状而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复合型教师人才严重不足,不少专业教师的年龄偏大,其专业素质与能力没有问题,但比较缺乏信息化教学所要求的技术素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专业教学的高效性。

3. 信息化护理教学展望

具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护理专业高效教学的基础与关键环节。在当前的护理专业教学设计中,虽然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设计要素被融入教学设计各个模块当中,但其本质上遵循的还是传统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法。信息技术的运用仅仅体现了其工具性,而没有从人文角度来重构教学设计的思路、流程与方法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体现出信息化护理教学的优势,也影响了护理专业最终教学成果的输出。因此,从护理专业高效教学的角度出发,围绕信息化教学进行专业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要以高效教学为目的来进行教学设计,需要以信息化护理教学为核心来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重构,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护理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等方面的优势。

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对护理专业高效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信息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信息化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基于此,护理专业要实现高效教学,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高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带教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时刻关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趋势,对于新技术、新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做到与时俱进。学校与医院要加强对复合型教师的培养、引进和吸收,优化带教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对于护理专业教师,学校与医院应鼓励其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专业再教育,增强其信息化专业教学能力,拓宽其教学能力边界,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与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