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过程
(一)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1. 组建专项工作组
由医院护理部和信息科牵头成立护理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小组,该小组由护理部专职人员、信息科专职人员和软件工程师共同组成。护理部专职人员(护理信息组)负责前期沟通,汇总、梳理和明确信息功能需求及系统测试、推广、意见反馈等工作;信息科专职人员负责工程进度、信息架构技术指导和平台全面管理;软件工程师负责实施程序的开发、上线。
2. 需求调研
选取护理人力资源相关者作为调研对象,如护理管理者、护士长、护理人员等,了解工作制度、流程、人力资源及组织架构,调研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分析信息系统功能开发的可能性。
3. 系统设计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护理部、信息科和软件公司联合开发。专项工作组讨论、确认系统设计的目的、主要功能、管理需求及系统实施后要达到的目标。系统包含护理人员档案管理系统、护理排班管理系统、护理请假管理系统、护理培训及考试管理系统和护士长工作手册系统等模块,各模块间互联互通。手机端系统嵌入医院“钉钉”工作台,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方便护理人员实时操作。
4. 数据导入
确定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并导入系统,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包括护理人员档案管理数据、护理人员调动管理数据、护理人员排班管理数据、护理人员请销假管理数据、护理人员培训及考核数据、护士长日志数据等。5. 系统功能测试
专项工作组结合临床工作需求确认最终设计方案。护理信息组联合临床试点科室进行系统内部测试,与软件工程师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系统进行优化、完善。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涉及护理人员档案管理系统、护理排班管理系统、护理请假管理系统、护理培训及考试管理系统和护士长工作手册系统等(图4-1)。
1. 护理人员档案管理
(1)护理人员角色权限。
在系统中针对不同用户设置相应权限,实现系统优化管理。目前系统用户分为三种类型:普通护理人员、科系及病区护士长、护理管理者。系统管理员权限可进行系统设置和用户管理,如增加和删除用户、设置用户的级别和权限等。在各级别人员中,上级权限覆盖下级权限。
1)普通护理人员权限: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电脑端与手机端的护理人员基本信息可实现数据共享。护理人员可登录系统实时查看并更新个人信息(院内继续教育、科研成果、质控查检、假期情况等个人信息)。
2)科系及病区护士长权限:护士长所管辖范围内的护理人员按类别分为本院在职护理人员、其他护理人员(进修/实习)等。对不同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可避免不同类别护理人员的信息混淆。护士长持有管辖范围内护理人员档案信息修改审核的权限,可对护理人员提交的信息更改申请进行初步审核。
3)护理管理者权限:护理管理者所管辖范围内的护理人员按类别分为本院在职护理人员、其他护理人员(进修/实习)等,分类管理可避免不同类别护理人员的信息混淆。如本院护理人员按照医学部架构呈现,护理人员按职称级别进行颜色区分,清晰直观,护理管理者在信息查询时可进行多条件组合筛选。
全院、各医学部、各科室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层级、轮转轨迹、进修经历、专科护理人员培训经历、科研等数据按信息类别以不同形式呈现,可导出报表、图表,以便查阅,为护理管理者决策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2)人员变动管理。
为了方便护理人员信息的管理和统计,护理人员档案和权限将跟随其工作调动进行实时更新,同时保留调动轨迹。科系护士长可调动辖区护理单元内的护理人员,护理部管理人员可以调动全院范围内的护理人员。根据调动原因设置有“抽调”“调配”等选项,以满足院内护理人员调动的各种需求。
1)护理人员抽调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护理人员档案、护理排班互联互通,对全院护理人员信息进行整合。在紧急人力资源调配的情况下,护理部可根据职称、学历、工作经历、科室实时人力资源情况等有计划、有组织、全面系统地进行护理人员批量抽调,简化了系统上线前“通知—上报—整理—再通知”的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
2)护理人员调配、轮转管理:护理部根据需要调配 / 轮转护理人员名单,按照时间通知科系或病区护士长,科系或病区护士长将需要调配/轮转的护理人员在系统上提出申请,输入转入科室和时间,申请经护理部审核、转入科室确认接收后,系统将直接进行人员调整,且在人力资源档案中生成调配、轮转信息。
3)实习、进修护理人员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护理实习、进修人员的档案、转科、培训考核、排班、考勤、请销假等进行智能化分类管理,实现医院护理实习、进修人员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
4)外出进修护理人员管理:为实现外出进修学习及专科护理人员培训闭环管理,在系统内设定申报流程,即个人先提出学习申请,经护理部初步审核后参加院内答辩,确定最后名单并在系统内录入→合格人员系统内完成签批→护理人员外出学习期间定期在系统内进行学习资料上传→学习完成后在系统内上传结业证书→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入医院护理人才库。
5)护理层级晋升管理:护理层级晋升管理模块可针对每项考核指标设置规则,护理人员档案、护理排班和护理请销假数据可同步传输至护理层级晋升模块并自动评判。
2. 护理排班管理
(1)科室排班管理。
1)本院在职护理人员排班管理:系统上线后,科室护理人员可进行自定义分组,实现了分层排班;实现了复制和自动计算工作时长的功能;支持备班管理、护理人员意愿管理等。排班系统关联护理人员档案管理模块,实时显示护理人员请假、培训教育授课、夜值班 / 夜督导、调配、抽调、外出学习、孕产等信息,便于护士长掌握科室护理人力资源情况,科学进行人力资源调整;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长可自动触发敏感指标系统进行汇总核算,这有利于护理人员的科学管理(图4-2)。
2)护理进修生、实习生排班管理:护理进修生、实习生与本院护理人员进行同质化管理,在系统内为护理进修生、实习生分配带教老师后,护理进修生、实习生的班次会自动与带教老师保持同步(图4-3)。
(2)护士长夜值班管理。
护理排班管理系统关联护理质量检查系统,将全院值班护士长名单导入系统,设置值班规则及夜值班质控计划,系统可滚动生成每月值班名单及质控任务,避免了值班人员重复、检查科室重复、规则混淆等问题;针对多院区发展现状,系统将不同院区夜值班统一管理,保证了全院夜值班规范化管理。每月夜值班班次发布后,系统会在护士长夜值班前24小时以信息形式发送到值班人员“钉钉”通知内,值班信息会同步至科室排班表内,方便排班,实现了夜值班智能化和科学化管理。
3. 护理请假管理
系统上线后与HRP进行关联,后台设置休假规则,护理人员在系统内发起请假申请,系统根据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判定可休假天数,经护士长及护理部审批后,完成请假审批流程。整体审批流程与医院“钉钉”工作台互联互通,实现线上审批。护理人员个人请假记录实现自动抓取,实现与层级晋升、排班等模块数据关联。
4. 护理培训及考试管理
(1)护理培训及考试管理系统角色权限:根据“护理部—科系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组织架构分类授予管理权限,构建三级培训管理体系。三级管理员统筹管理全院护理人员培训及考试信息,包括科室、层级、学分、积分等。一级、二级管理员负责查看和维护管辖范围内护理人员培训及考试信息;落实本专科教学活动,及时掌握培训、考核进度;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根据不同能级晋级标准实现阶段性的动态评价和晋阶评定。
(2)培训及考试管理:此系统功能包含教学计划、培训管理、考试管理、人员管理等内容,临床使用频率高。且该系统与手机端“钉钉”工作台E护助手互联互通,护士培训及考试支持手机端、电脑端学习,实现系统数据的实时信息同步。
5. 护士长工作手册
(1)专项记录:科室护理活动(业务学习记录、护理查房记录、应急演练记录、工休座谈会、护理疑难病案讨论、健康教育、护理实习生教学查房登记、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总结会、标杆伴飞活动)均在此模块完成信息化记录,实现无纸化办公。
(2)工作计划:护士长可线上制订科室年度工作计划,护理部可系统查看各科室的工作计划。
(3)规章制度:护理相关制度及相关设备的使用规范均可在此模块查询、打印。